7月21日至7月23日,由陕西、天津、浙江三个省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组成的全国第八次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互检组,在我省铜川、延安、西安等地开展了调研检查。
职工是主人
7月21日,西安骄阳似火,微信被晒蓝天、白云、好空气的小伙伴们刷满了屏。来自天津和浙江的同事,在对古城蓝天白云赞不绝口的同时,也认为这个大火炉名不虚传。顶着烈日,互检组一路驱车来到了铜川新区的耀州信达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没有横幅,没有鲜花,一切都显得那么简洁朴素。公司办公地点位于街边,是一个两层楼的门面房。没有气派的大门,没有豪华的办公环境,一切都显得再普通不过。看到这样的情况,大家心里都有一个疑问:这是一个“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吗?他们缘何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汇报会选择在了一间不大的会议室,公司总经理王西平汇报了企业生产经营及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情况。
成立于2000年,现有员工176人的信达印务公司是铜川市印务及家政服务行业的龙头企业,是铜川市民营企业中成立工会最早的企业之一。从2007年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以来,他们始终把“凝聚人心、以人为本、共促和谐”作为突破口,把职工当主人,竭尽全力为职工解决自身发展、家庭生活、个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近三年用于职工家庭祝贺慰问的开支达到16万元。对职工的真情付出换来了职工对公司发展的支持,100多条合理化建议直接产生经济效益20万元。
说到职工,王西平说:“实行厂务公开是我自发的,职工才是公司的主人,公司为职工办实事,他们才能安心待在这里求发展。同时我也在引导职工,告诉他们大牛壮了,生下的小牛才壮,所以公司的发展与职工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需要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王西平的一席话,激起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之后,浙江省总工会副主席曹国旗、天津市总工会副主席黄晓云就王西平筹办的养老托老、家政服务等公益事业展开了讨论。王西平用他不求回报的真诚、朴实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位,赢得了互检组成员的高度认可。
一个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主是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坚实基础,一个拥有强烈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的职工队伍是做深做实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根本所在。原来是因为有这样一个老板,职工们才很欣慰,充满了幸福感;有这样一个制度,企业氛围才很轻松,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巨大飞跃;有这样一个集体,规模不大却有无穷的力量。
理念引领实践
7月22日,检查组来到了延安市甘泉县的八千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家成立于1999年,以生产豆腐干为主、兼营其它豆类食品开发加工为一体的民营企业。现有职工130人,2013年实现产值3700余万元,是“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
走进加工车间,安全卫生一览无余;走进食堂,免费就餐令人欢愉;走进宿舍,职工夫妇之家干净整洁,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走进会议室,民主管理台账一目了然。
公司工会主席郝延峰介绍了公司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情况。公司董事长周重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从不懂不接受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到自觉实行甚至依靠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心路历程。
周重说:“八千里食品从作坊式的加工厂发展到如今总资产达到5461万元的规模,得益于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因此,企业还要继续依靠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依靠职工,深化厂务公开工作,为职工办实事,使职工人在八千里,心亦在八千里。按照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及职工生产生活状况,五年之内实现产值破亿不是问题,因为公司有一个兢兢业业奉献的职工集体,更重要的是我拥有职工以厂为家的真心。”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