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青春的坚持

——记延长集团劳模、油气勘探公司崔宏俊

2023年09月06日

写起字来一丝不苟,讲起话来慢条斯理。与他交谈,时时感受到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儒雅与严谨。他,就是崔宏俊,油气勘探公司天然气勘探开发部地质科科长。

从2006年进入公司至今,他撰写的论文《延长气田地质研究》荣获油气勘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研究的《延气2—延128井区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研究》项目获延长石油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沉积相研究》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延131—延319井区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研究》项目获延长石油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油气勘探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

同甘共苦 携手共进

2013年天然气勘探开发部要完成新增产能8亿方的任务,部署开发井200口,做为一名基层技术领导,他深知肩上的责任,经常与同事同甘共苦,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这一年,在马家沟组中组合,他和同事一起把所有完钻井的资料分析了一遍,根据试气产量、油气显示情况、地层压力系数高低、地层岩性特征、储层预测厚度等情况多角度综合分析,翻阅相关文献资料后,绘制了马家沟组有利区预测图、顶面构造图等图件,优选在西部志丹区下古构造有利位置部署延687井,马四段试气获得无阻流量6241方/日产量,本区比较发育,连片性较好,勘探前景广阔。

同时,在沉积微相研究中,他负责地层划分与对比工作,通过观看露头剖面、岩心、岩屑及对区内60多口完钻井进行电性、物性、含油气性对比,确定了标志层及分层依据,对60多口井的层位进行了重新划分,制定了标准地层剖面,为今后的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坚持学习 处处留心

从技术员一路成长为一名基层技术骨干,进而提拔为技术岗位的科长,崔宏俊说,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重要的是坚持学习不放松。

对待学习,他处处留心。他坚持向同事学。他的身边不乏富有工作经验的老领导、老同志,只要有机会,就向他们请教。“人以类聚”,他积极和有共同语言,爱钻研、讲实干的人结交朋友。遇到难题大伙一起商量、讨论,无形中对自己也是很大地促进。他边干边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总结理论,进一步指导生产。他经常说,书本知识如何跟实践相结合是摆在技术人员面前最大的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多跑基层,多到第一现场,多分析、多总结、多对比,才会有真正的体会,才能得出指导实践的理论。在实践学习中他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边干边学,工作中,不懂就问,虚心求教,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使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从而成为一名真正的业务骨干。

多想一步 多做一步

“多想多做”,崔宏俊说这是他工作几年的经验所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崔宏俊所在的岗位承担了大量的相关技术工作。从成为一名技术工作者起,他就告诫自己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工作。2006年,延长石油为了寻找新的资源接替,成立了天然气勘探的专业部门一天然气勘探开发部,而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他深知责任重大。为此,他经常学习专业书籍充实自己,多方查阅相关资料补充书本上不足之处,不断从思想认识、专业技能方面提升自己。他和同事根据区域井(长庆油田、中原油田所钻探井)及工区内完钻井地质、录井资料和地震采集等资料,进行全面分析讨论,建立了延长气田地层划分标准,最后选定了马家沟组、本溪组、山西组、石盒子组为主力勘探层位,延气2井区为主力勘探区,为天然气勘探突破奠定了基础。同时,他还参加并完成了区域单井评价、储层预测、有利目标区优选、气藏描述与评价、天然气储量计算等30余项科技项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在向项目实施方学习的同时,他总能提出自己独到的意见建议,保证每个项目都按照计划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搞科学技术工作,在一般人看来乏味枯燥、死板教条,但在他看来,却是一项充满奥秘富有挑战的工作。面对未来,这位“80后”自信地说:“其实,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人人都有惰性,凡是成功的人,只是坚持了常人没有坚持的那一点点。相比他人,我只是在干好本职工作时,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多做了一点而已!” (姚园)

上篇:没有了
下篇:公车管理重在改“心”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4-08/01/11330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