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儿时是在陕西商州的农村里度过的,每年的盛夏时节,母亲总免不了要为我们做几顿浆水鱼鱼吃,因其形状酷似蝌蚪。老家人的土话就管它叫“蛤蟆骨斗”,意即小蝌蚪的意思。
每年夏天,老家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浆水鱼鱼吃。因为在这炎热的盛夏,浆水鱼鱼不仅消暑开胃又能令人食欲大增。每次,我都会吃上两大碗,只是这种饭食虽然好吃,但是不耐饥,母亲常常戏谑浆水鱼鱼叫哄上坡。
浆水鱼鱼一般有两种原料都可选择:玉米面和其它淀粉的,过去乡下人的粮食拮据,多是选择自家田地里自产的玉米面来作为浆水鱼鱼的主要原料。每年的新玉米下来,是做浆水鱼鱼的最佳时节,这时候不仅天气炎热,而且新玉米面做成的浆水鱼鱼才真正劲道,而且口感好。
要做好浆水鱼鱼,得要做好搅团,然后才可以用来漏鱼鱼。先用凉水加玉米面粉,边加边搅,搅匀,做成稀稠适中又不能结块的生面糊糊。锅内注入合适的饮用水烧开后,先舀一部分开水出来,以备后用。随后缓缓倒入搅好的面糊糊于锅内的开水中,边倒边搅动,搅动速度要与倒入糊糊的快慢相协调,以不结块为准。
如果感觉过于粘稠时就加点开水,边烧火边搅动,直至冒泡后,改用文火并不断地搅动,根据需要还需用开水调节稀稠,一般以能立住筷子扳不倒即可。最后半掩上锅盖焖10多分钟直至完全成熟(中途再搅动一阵子,以免糊锅)。
搅团搅好后,这就可以漏鱼鱼了。先准备大半盆凉水,再选择一个专用的铁眼(铁眼直径为小拇指般粗细,过去乡下人用葫芦瓢自己制作)漏勺,将锅内的搅团趁热舀入漏勺内,缓缓的晃动和旋动漏勺,直至漏勺内的搅团漏入凉水盆内,这就成了活灵活现形似游动的小蝌蚪了。
漏好了鱼鱼,就可根据各自的嗜好,自行调制口味食用了。不过我最爱吃的还是母亲做的浆水鱼鱼。为了做好鱼鱼的浆水,母亲每次都是在吃鱼鱼的前两三天就开始做浆水了,先是把事先洗净切成小段的香芹或包菜焯水后装在瓦盆内,然后浇入吃过捞面的温热清面汤。待其完全凉后,加入适量米醋,盖上盖子发酵两天,即成了惹人食欲的浆水菜了。只是在制作浆水菜的过程一定要避免其他细菌的感染,不然就会发生霉变,尤其不敢接触到油腻性的餐具。做浆水的盛具,最好是陶制品,也就是陶罐。如果没有,玻璃的也可以。浆水的主要原料是用蔬菜来沤制。一般用芹菜、莲花菜、莴笋、豆芽菜为最佳。当一次做好了浆水后,二次在浆水新鲜的情况下,只取部分浆水引子就可以制作出更为可口的浆水来。
浆水成淡白色,微酸,直接舀出饮用时若加以少许白糖,便酸甜可口,它营养丰富,调中和胃,化滞解乏,消暑解渴。用它来调制鱼鱼那是最可口不过了。当一碗诱人的浆水鱼鱼,再佐以精盐、香油、芝麻、味精、葱花、香菜和油泼辣椒。那简直成了盛夏餐桌上一道不可多得的味蕾诱惑。在酷热难耐之际,一碗酸辣适中冰凉可口的浆水鱼鱼下肚,整个身子骨瞬间就会舒爽一大截。
如果把成品浆水用辣椒、蒜泥和小葱用油炝过,再加入拉面或手工面条,就成了一碗地道的浆水面了。
过去人们吃浆水鱼鱼,一是为了缓解盛夏的厌食和酷热,更是因为浆水鱼鱼用料简便,节省粮食。而如今乡下人的生活条件好了,人们也懂得了粗细搭配饮食均衡的生活原则,吃浆水鱼鱼可完全是为了调节生活,通关开胃。因为浆水鱼鱼不仅消暑,还具有减肥降脂的功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