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7时许,西安市碑林区菊花园社区,西安市地税局大企业局办公楼三楼一间办公室内,一位50多岁,身着制服的男子一遍又一遍地打开电脑电源,可仍旧无法启动电脑。他急得满头大汗:“电脑打不开,没法回复大家的信息,这要失信呀!”说这话的是该局税政推广科干部李雷。32年来,他靠着对税务工作的热情和执着,被纳税人称为“西安最美税政专家”。
专家印象:人送绰号“李不过”
该局监控分析科科长吴江同李雷是多年的老同事。提起李雷,她频繁竖起大拇指称赞。2012年,他们科室接到一项任务,做一套大企业协商纳税评估体系。接到任务后,他们没人知道该怎么做,临近任务截止时间,还是没有头绪,吴江只好找他求救。“他二话没说,拿出一个半寸厚的粘贴本。”吴江回忆说,他拿出的这本关于协商纳税评估粘贴本里,有国家的政策,有各地的经验案例,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领导交代的任务。
从1982年进入地税系统以来,李雷时刻对知识保持着一种饥饿感。三十多年来,他喜欢第一时间整理一些税法知识和案例,遇到特殊案例善于思考、研究,多年打磨下来,渐渐成为有口皆碑的中国税网专家、陕西省地税咨询团队成员、陕西省地税兼职教师。
“我觉得,用‘勤奋、博学、创意、服务、求真’这十个字来概括李雷,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李雷的一同事说,他平时在网上发现的最新税收政策、税收知识等相关信息,但每次只要点击李雷的博客或者微信公众平台,就会发现,李雷早已对此进行了关注,并深入研究解读出心得。
多年来,李雷在“为国聚财”的税收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些企业想打擦边球、要逃税漏税的行为,在他面前都被打回原形。正因为有“铁面无私”的作风,一些企业“恨他”,送他绰号“李不过”。正是这个“李不过”的绰号,让领导更加放心把一些复杂的纳税案例交给他处理。
52岁新印象:老骥伏枥传递正能量
2013年12月4日,担任了十年科长的李雷把科长的位子让给了部下,比他小14岁的闫小恩。他通过自己的行动,在部门树立起新榜样。“我们科室学习氛围很浓,这是李科长给我们带来的。”闫小恩说,在他的影响下,大家积极参加注册税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连军队转业干部也不例外。
今年5月份,作为省地税兼职教师和西安市地税税收论文的总评人,他承担着256篇论文的审阅和评语鉴定。因特殊情况审阅时间从1个半月调整为20天。时间紧,任务重,这时不巧李雷80岁的老父亲生病住院。他白天上班,晚上陪床,等父亲睡着后,关掉灯,开启从家里带去的小台灯,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地加班修改审阅论文。靠着这股劲头,他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评审任务。
“李雷诠释了一个稀有的52岁现象。”西安地税局大企业局局长王坤让说,李雷从岗位上退下来后,对工作的热情依然很高,今年还主动承担着大企业局一些税收手册的编订任务。如今已经完成《现行涉税会计分录100例》等几个手册的编订,他的这种敬业精神让人敬佩。
老师印象:传道授业解惑
李雷的父母是大学教授,教师家庭出身的他对老师这个词有着特殊的理解。刚刚参加工作时,父亲送他一个笔记本,亲手写了一首诗,勉励他钻研业务,为他人授业解惑。32年来,李雷按照老父亲的教诲,用自己的言行书写着“师者”的风范。
“李老师,公司用老板自己的私车办公,私车公用该怎么抵税?”7月9日,李雷的QQ群里有人问道。“这个按照个人出租给公司计算税费。”李雷在电脑上迅速敲击键盘回复。纳税人什么时候称呼李雷为李老师,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刨根问底,他说,可能因为他是陕西省地税兼职老师的缘故。
为了更好地服务纳税人,做好李老师,他动员家人、同事申请400个QQ账号,发给企业税务业务人员使用,及时开通博客、微博、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他每天第一时间更新微博等公众平台内容,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还会分门别类地进行筛选和解读。
李老师的名声除了他及时全面的信息库支撑外,还有他对纳税人一言九鼎的承诺。李雷在6个QQ群中,向600余名纳税人承诺:咨询的问题,简单的立即回复;较复杂的,24小时回复;特别复杂的,7天内回复。“之所以要7天内回复复杂的问题,是因为我也要请教专家。”李雷说,这么多年,他除了7月10日,电脑出故障外,从来都是按这个承诺回复纳税人的。
李雷就是这样一个集专家印象、52岁印象和老师印象于一身的地税干部。他喜欢人们称呼他李老师,但不喜欢人们称他老李。他说,自己还年轻,还能干好多事……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席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