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西安市莲湖区的刘某是某企业的退休职工。从同小区的另外一位退休职工处了解到一种“高回报”的投资渠道,出于好奇,结果两人一步步走进投资的陷阱。
据这些退休人员向记者反映,位于西安市新城区解放路77号裕朗写字楼的潘记食品经销部,早在2013年6月就开始以推销哈圣源保健药品为名,向老年人宣传,承诺参加后既保健康,又不花钱,并能迅速增加财富。刘某告诉记者,当时潘记食品承诺,若投入一万元,投资者最终可拿到二万元的回报。具体操作规则为:第一个月投入10000元,接下来三个月每月返还10%,三个月共返还3000元;之后三个月每月返还20%,共返还6000元;再后两个月返还30%,6000元,最后一个月返还50%,5000元,合计20000元。如此高的回报,确实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刘某回忆,参加此项投资活动的人数,由最初的十余人,几十人,发展到今年5月17日在尚德大厦开会参加者近200人。谁知,当投资人达到如此规模后,潘记食品在6月1日突然宣称:停止此项活动,所有返还款全没有了。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无异于撕毁合同。
据刘某讲,潘记食品与每位投资者结算时,都把返还款项以药品、赠品、实物等折价扣除,对尚未归还投资者的本金,一律以货抵款,高价强卖。除高价保健药难以计算外,以实物相抵的主要有大米、杂粮、黑木耳、亚麻籽油等,价值均未超过200元。
“这不是明摆着骗人吗!”参加投资的退休人员拒绝接受这样的返还形式。刘某和几位老人测算,绝大部分投资者不仅没有得到“高回报”待遇,而且普遍损失本金35%以上,少则一万余元,多则数万元不等。“我是瞒着子女参加这活动的,孩子们知道了咋办啊!”刘某无奈地说。
随后,记者按刘某他们提供的合同上的电话试图联系潘记食品,但手机关机,座机始终无人接听。记者又到裕朗国际打听该公司的办公场所,但也无果而终。
8月7日,记者和该辖区内的中山门工商所取得了联系,在听取了记者的情况反映后,该所一位姓王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会按照记者提供的线索,对该工商户的违法情况进行调查,如果情况属实,他们将会立案。对于事情的进展,本报将进一步予以关注。
本报记者 兰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