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不能让贫困生“折翼”高学费

2023年09月06日

·卜革土·

今年9月,在江苏、贵州、宁夏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将是三地学费标准调整后的首批承受者。相比上一年,宁夏是各地当中学费上涨幅度最高的,其文史、理科、医学等各类专业的涨幅均超过50%。这些省(市)的学费标准绝大多数呈上扬态势,少则涨了一成,多则翻一番。

持续增长的学费与家庭收入形成了较大反差,这就是为什么物价在上涨、劳动力成本在上涨、学校培育学生成本也在上涨之后,本应理所当然的“涨涨学费”,却引来这么多关注和争议的根本原因。高校学费“涨声一片”引来的众多质疑,其实是对高校资金利用效率的质疑,对不断扩招下的大学教学质量的质疑。这也是在扩招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些非重点综合性高校不得不面临转型期的阵痛。缺乏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比比皆是,以至于难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而难以进一步获得良性发展资源,诸如更多的财政拨款、社会捐赠,更多的经营项目,以至于大学资金来源单一,不得不依靠提高学费来填补资金运转的空缺。

提升高校学费并且兼顾教育公平的问题,不止存在于国内,在很多国家都普遍存在。英国首相布莱尔在一次讨论高校资助问题的会议上曾说:“高校收费改革没有‘第二条道路’可循。如果要为更多的人而不是少数人提供机会并创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就要有人掏钱。”

其实,高校学费涨价究竟合不合理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谁来掏钱”的问题——教育财政拨款减少,高校运营紧张,社会捐赠稀少,而底层的低收入家庭已然支付不起。不过,毕竟高校教育不只是出于赢利的目的,也就不能简化为“谁消费谁买单”,它混杂着社会责任、兼顾社会公平等诸多问题。

最终解决“谁来掏钱”的问题,还需要政府部门及时跟进相关优惠政策,引导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多渠道投资,并且扩大贫困生的资助比例,从而不至于让低收入家庭的子女为高校学费上涨付出昂贵的代价。

上篇:标题新闻
下篇:省劳竞办检查我省铁路重点工程劳动竞赛情况并慰问参建职工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4/8/20140829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4-08/29/11417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