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剪出火红的“囍”日子

2023年09月07日

◎李希佳

母亲髦耋之年,虽然手脚缓慢,却爱戴上老花镜,为自己和儿孙裁剪衣物,编织毛衣。这得益于她早年练就的裁剪和编织手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衣食简朴,生活清贫,那时厂里逢年过节都要张灯结彩,图个喜庆红火。正月十五,工人俱乐部举办的灯谜晚会需装点多姿多彩的灯笼,已退休的母亲多被邀去制作灯笼,她总比别人制作的多,悬挂在俱乐部大厅,与五颜六色的灯谜珠联璧合,交相辉映,令人眼花瞭乱,开心惬意。夜幕降临,俱乐部成了人们欢乐的海洋。平时,我们姐弟穿的衣服、毛衣大都出自母亲之手,有时还为我们的衣裤,追加一抹亮丽的风景、鲜活的动物图案,要么绣上去、要么剪图缝上去,极富美感和生活情趣。

剪大红囍字,可说是母亲之绝活。我们兄弟结婚时,大大小小的红囍字全由母亲承包了,浓浓的母子情,尽在“囍”中间。母亲剪囍字,总是细心地用铅笔在折好的红纸上,先描出剪去多余部分,尔后,在囍字左右两边画上两个宛若顽童开口笑的大石榴。母亲说,剪囍字横竖笔划要宽窄适度,石榴不能过大或过小,这犹如居家过日子,家要安稳、人要舒心。经母亲挥舞的剪刀裁边、掏剪,单看囍字,那么稳重,温馨温暖,再看石榴的叶子,点缀得恰到好处,石榴的籽粒个个饱满盈实,字画完美结合、相得益彰。母亲每次都是三裁剪、得六囍,可谓“六六顺也”!

我明白了,慈母爱剪大红的囍字,这其中蕴含多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真的,她是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梦寐今生今世,剪出红红火火的“囍”日子……

上篇:小巷童年
下篇:九旬老太喜游北京城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4/9/20140903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4-09/03/11681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