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尊重一次“民本位”的选择

2023年09月07日

一个临床医生,在担任了两年多副县长之后,向上级提出书面申请,要求“继续从事医院管理和医疗工作”,经过市委常委会研究,并经过县人大常委会法律程序,免去了他担任的副县长职务。一时间,各种猜测、传言袭来,是其已然“接受组织调查”,还是某种不便明说的原因“引咎”?为此,当地宣传部门向媒体澄清:其任用、免职过程符合规定和法律程序。(9月8日《中国青年报》)

发生在安徽省霍山县副县长潘家东身上的这件事情,之所以引起诸多的猜测和广泛的热议,就在于它颠覆了日常生活的经验,是对我们固有认知的一个冲击。在中国几千年积淀的浓烈的官本位氛围里,这算是一个很少见到的个例,因而显得特别扎眼。在封建时代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看做“内圣外用天人合一”之修养之道。自然当官是许多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仕途。

如今,走上仕途的潘家东,却反潮流而动之,做出了弃官从医的决定,放着副县长不做,偏偏要回到底层百姓的阵营,这多少有些张扬不羁的意思。可这种不羁,才是一个可贵的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在公元1949年后,也就是新中国诞生之后,现在的国体、政体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其中一个重大区别,就是官员和民众不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而是为之服务的关系。在这个原则之下,才会有公仆概念的出现,才会有执政为民的理念。既然官员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老爷,而是平等于民众的公仆,当官和不当官,本就是稀松平常毋需见怪的事情。可见潘家东用一个举重若轻的行动,阐释了一个显见而深邃的道理。

其次,官员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它和医生、护士、教师、记者、军人、警察、工人、农民,乃至提篮叫卖贩夫走卒一样,是七十二行中的一行。如果摒弃封建官本位的意识,那就像刘少奇对时传祥说的:“你掏大粪是为人民服务,我当国家主席也是为人民服务,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只不过分工不同而已。”既然分工不同不会超越人格尊严,又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一个人选择更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不是很好的吗?何况谁又能说,潘家东在医生岗位上,一定就比当官贡献小呢。

当然,由于中国的封建历史太长,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宪政既不能一蹴而就,民众内心的清官情结,也不可能迅速清零。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官员还有一种复杂的心理,既希望他是公仆,也希望他是清官,排解自己胸中的块垒,带来安宁和谐的生活。这就是大家看重官和不理解弃官为民的原因。当潘家东这种选择司空见惯的时候,“民本位”对“官本位”的替代,就有了大大的进步。从这点来说,潘家东无疑具有样板的价值。 (雷钟哲)

上篇:西北一棉劳动竞赛红红火火
下篇:咸阳气象行业职工上台赛技能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4/9/20140911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4-09/11/11696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