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我们是来自陕西省安康市、四川省的农民工代表夏丕春、陈世顺、王亚军、丁大简、丁时栋。
2011年8月,我们大家通过集资陆续给陕西振兴矿业有限公司老板交纳了350万元押金,承包了洋县钒钛磁铁矿有限责任公司的矿石开采工程,陆续带领四川、安康的数百名农民工进入桑溪镇毕矶沟矿区工地干活。期间,工程数次遭遇外界干扰或其他因素影响,不能正常施工。直到2012年9月份,全部洞采施工被禁止。我们多次找该公司要求解决,他们回答说很快就会有结果了,但是,最终没有结果。
去年4月省某集团公司要对该矿区重组,丈量了每个洞口的掘进米数、清点了每个洞口的设备,对厂房机房、员工住房都做了登记。我们看到《公司股权转让债务清算公告》后,我们急忙做了书面债权申报,分别送到了洋县相关部门。后来该县经贸局给我们复函说:洋县钒钛磁铁矿公司将工程承包给陕西振兴矿业公司的,而你们工程队是同陕西振兴矿业公司签订的转接工程,与洋县钒钛磁铁矿公司没有直接工程关系。在该企业收购重组的过程中,洋县钒钛磁铁矿公司已将陕西振兴矿业公司的债权申报给重组方。重组方还没有把收购资金全部给付洋县钒钛磁铁矿公司。如果资金到位,洋县钒钛磁铁矿公司会将陕西振兴矿业公司的债务结清,到时由陕西振兴矿业公司和你们结算。同时,县政府已决定将企业重组工程中的遗留问题交由园区管委会处理,工程队应直接找陕西振兴矿业公司讨要债务,同时将讨要情况在园区管委会登记,让其协助或依法予以解决。但问题就是无人出面解决。
2014年3月10日,当地政府贴出公告:已将桑溪镇桑溪沟村等洋县钒钛磁铁矿公司修建的6500平方米建筑物及其他设施收归国有,作为国有资产管理。
我们认为:企业收购重组是好事,但是,不能无视我们的巨额投资和农民工的血汗钱。经过初步计算,我们共计交纳350万元押金,加上生产设备,建筑设施,开采出来的2800多万元的矿产品,拖欠的农民工工资等费用,我们已经耗资约5千多万元。已经是到了负债累累走投无路的地步。
两年来,我们多次找矿上与当地有关部门要求解决,就是一直没有结果。在万般无奈下,我们致电贵报,吁请当地职能部门能妥善、合理、彻底解决我们的债权结算问题,使我们避免遭受损失,并支付父老乡亲的血汗钱。
编辑附言:夏丕春等人反映的上述问题,是否属实,请洋县政府派员调查,并迅速回复本报为盼。
值班编辑: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