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航天钻头”——曹化桥

2023年09月06日

深秋时节,在西安航天发动机厂记者见到了被誉为“航天钻头”的全国劳模、特级技师曹化桥。65岁的他穿着得体,略显消瘦。

老曹一直从事航天发动机推力室重要部件的精密加工,他最拿手的绝活是在直径一尺多的部件上,钻出2000多个不同角度、不同直径的小孔,而且最小的孔直径只有0.12毫米,比一根头发丝粗不了多少。因为航天发动机是火箭的核心,曹化桥干的活更是核心的核心,所以大伙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航天钻头”。

无人超越的小孔钳工技艺

1970年曹化桥招工回到西安,从什么都不懂的小学徒干起,助理技师、技师、高级技师到特级技师,他练就了无人超越的小孔钳工技艺。

“刚进厂时,根本不明白航天飞船是怎么一回事,只知道是生产火箭、飞船的发动机。”老曹不好意思地说。如今,老曹带的徒弟,大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但谁都没能超越他。“其实也没有什么,我就是干什么事比较专一。”他谦虚地说。

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飞船发动机燃烧室等重要部件就是由曹化桥和同事加工制造的。2011年神舟八号发射时,发动机出了一个小问题,换大零件赶不上发射时间,只能对小零件进行修复。老曹被接到北京后提出修复方案,使神八按时顺利升空。

见习记者 方舟 摄

不看电视不用手机

精密加工很费眼睛,为了让眼睛能好好休息保证第二天的工作,回到家后老曹从不看电视,只是闭着眼睛听。

如今,手机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可老曹害怕接电话影响工作始终不用手机。老伴孙阿姨说:“一次同学聚会,怎么都联系不上他,同学就打电话到家里,问我老曹咋回事,责怪我连个手机也不给他买。我就说,不是不买,他不带手机我也没办法。”

有一件事至今让老曹内心愧疚不已:“母亲去世那晚,我因为忙工作又没有手机,根本联系不上,没能在母亲最后的时光陪在她身旁……半夜醒来坐在床上,心里难受极了。”第二天一大早,老曹还是准时到岗,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老曹的徒弟说:“每天早上师傅都早到半个多小时,下班后他还在车间里干活。”

35车间杜主任说:“曹师傅30多年几乎没有因为个人身体、家庭原因,主动向车间请过假。”

对此,老曹说:“有啥问题解决不了,任务干不完,根本就睡不着。晚上在家,突然对白天遇到的难题有了新想法,起来后画个图,写在纸上,模拟一下,害怕第二天忘了。”

如今,已经退休的老曹还是闲不住:“我也没什么爱好,就是喜欢下象棋、爬山。如果可能,还是希望自己的技能能帮到更多的中小企业。” 见习记者 古晓娟

上篇:陕西警方严查涉毒犯罪今年已缴获毒品325公斤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4/10/20141014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4-10/14/11509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