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咋办啊?把房买了,户口却没法落……”在西安市高新区一处崭新的房屋里,严先生拿着儿子严某的一套档案一筹莫展。
严某2006年从北郊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和河南省郑州市一家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但当对方接收了严某的报到证后,严某却放弃了去郑州就业。2007年,学校再次给严某改签到西安一家企业,结果严某又没有去,而是到了老家扶风县的一家企业就业。今年,当严某在西安购房准备结婚并准备将户口往购房所在地迁移时,却遇到了麻烦。
“当初咱不知道这些事,也不知道孩子没去选定的企业没有什么大碍,现在倒好了,户口悬在空里了……你说这咋办啊?”严先生平时忙于工作,也很少过问孩子的事情。没想到孩子自己给自己制造了这等麻烦事。
记者咨询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后得知,目前像严某这种情况,他们在以前也遇见过。市人才中心的康敏告诉记者,一些毕业生在找工作的同时,往往会忽略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户口。毕业后因种种原因不能办理落户手续而将户口迁移证装在自己的口袋里,有人形象地将这种户口称为“口袋户口”,而“口袋户口”会给毕业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麻烦:没有户口,就没法办理身份证,大学生毕业时手持的学校身份证,有效期一般是10年,10年过后,昔日的大学生既没有了户口,又没有了身份证,就成了地地道道的“黑人”。结婚、生子、孩子入托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
康敏分析说,毕业生未在学校规定的时限内签订就业协议书,学校一般会将毕业生的户口“打回”生源地,毕业生还需持户口迁移证回到生源地办理相关落户手续才有户口。像严某这种情况,目前只有到老家扶风想办法先落户后,再想办法按西安市的其他落户条件办理迁入手续。不仅如此,严某的行政关系也成了问题。而导致这一切麻烦的,不是别人,正是严某自己的大意。
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提示,对于未及时就业的学生,只要能按照学校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办理,实际上手续是很简便的。但由于部分毕业生把心思全扑到找工作上,没有认真领会学校的要求。就业后,又由于事务繁忙、劳动关系不稳定等因素而忽视了相关手续的完善。
市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户口由自己保管,不及时挂靠、落户,等到真正需要的时候,就会给本人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不能出境,不能办理结婚证、准生证,不能办理和领取养老保险,不能报考公务员,也无法进行职称评定,等等。
本报记者 兰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