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险,是保险中被提及率最高的一种。重大疾病保险虽然不能防止被保险人患上疾病,但可以把因患病而导致经济压力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特别当您是家里财政收入的顶梁柱,这份保障还是很有必要的。
大病险都保哪些病?
保监会目前现行的重大疾病使用规范条例,对重疾险产品中最常见的25种疾病定义进行了统一和规范,明确要求保险行业使用统一的重疾定义后,成年人重疾险产品的保障范围必须包括25种重大疾病中发生率和理赔率最高的6种疾病。
这6种重大疾病是:恶性肿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须异体移植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须开胸手术;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须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手术。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很多保险公司在推出新版重疾险产品时,都在此基础新增了不少保障项目。比如前列腺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男女特定重大疾病纳入其中,幸福人寿一款重疾险中还首次将重症肌无力——“渐冻人”纳入其中,其他可承保的严重运动神经元病还包括进行性延髓麻痹症、原发性侧索硬化症。
有了医保,还有必要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吗?有必要。即使有了社会医疗统筹基金,但真遇到住院等情况,患者所需要费用与大病医疗的自付比例和金额还是相对较高。
从现实看,医疗保险首先是报销数额上的限制,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个人住院医疗费用设定有起付线、共付段和封顶线。起付标准以下和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由个人账户或现金支付。共付段由统筹基金和个人按比例共同负担。其次是报销范围的限制。一些新药、进口药、价格昂贵的药品以及一些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都不在社会医保报销范围之内。而且社保的报销都是事后的,对误工、营养品之类的费用都不覆盖。
选定期险还是终身险?
按照保险期限的不同,重疾险可分为定期重疾险和终身重疾险。终身重疾险规定无论被保险人发生合同约定的重疾还是身故,保险公司都按照保额赔付,实际上可以看作是返还型险种。而定期重疾险的保险利益一般同样为身故和重疾,只是保险期间是特定的,如20年、30年等,一般为消费型险种。以同一保险公司的两款产品为例,除了年限不同,定期大病险要比终身大病险每月至少便宜1000至3000元左右。
很多人又有疑问:到底重疾险是买定期好还是终身好?其实,两种不同保障时段的保险之所以存在,也是适用于不同需求的人群。
对于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且图省事的人士来说,可以选择终身重疾险,毕竟很多重大疾病发生都是在70岁之后。但是,如果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选择消费型定期重疾险,在得到同等水平的保障的同时,无疑可以节约不少的费用。
寿险保多少才合理?
保额高的缴费也多,一般家庭到底买多少额度的重大疾病保险算是足额呢?由于保险缴费和年龄直接挂钩,年龄越大,费用越高,保障时间越短。科学规划保险要把年交保险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5%至20%,寿险保额在年收入的5至10倍比较合理。
此外,在投保时需要注意的是,要比较保障的疾病种类。重疾险产品包含《规范》中列举的疾病种类越多,就说明保障的范围越全。还要留心比较保障期限。不同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产品价格比较时,需要同样保障期限、同等保障范围的产品才有可比性。 (傅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