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邰荣军 通讯员 李亚利)10月28日,第二届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在渭南市举行。会上,晋陕豫三省四市工会联合签署《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工会合作与发展备忘录》,此举标志着四市总工会将共同搭建区域合作交流平台,并在五大领域展开交流与合作。
据了解,国务院正式批复《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后,为更好发挥工会组织和工人阶级在黄河金三角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组织和引领广大职工在经济转型发展中建功立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展示风采,经陕西省渭南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河南省三门峡市总工会共同协商,决定联合签署《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工会合作与发展备忘录》,重点在五大领域展开交流与合作:
共同搭建区域内经济交流与合作平台,发挥广大职工在区域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强经济技术创新和劳动竞赛活动交流指导,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形成区域内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和劳动竞赛合作平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各地企业界劳模的作用,组织多种形式的考察、交流活动,支持企业界劳模跨区域联手拓展商贸、发展实业,形成联系、联谊、联合和联动的良好局面,带动更多职工创业就业。
共同拓宽区域职工教育培训及文化交流渠道,深入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发挥区域内各方教育培训优势资源,联合优秀企业负责人参与跨省区、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提高区域企业综合竞争力;推动各类型企业职工开展多主题、宽领域、开放式的文化大研究和大讨论,促进区域职工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
共同建立区域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交流体系,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和职工队伍稳定。共同关注区域内工会工作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交流与研讨;针对流动职工群体权益保障问题,紧密合作,积极提供异地法律援助服务,为三省四市流动职工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共同打造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切实提升工会组织的“三服务”能力和水平。立足各市优势,把组建工会、创办帮扶中心、建设“职工之家”统一起来,在为职工提供解忧愁、利发展、有实效、高水平服务的各个环节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联手把工会打造成枢纽型社会组织,争取和有效运用各种资源,满足职工群众的多层次需求,主动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服务职能,协助党政做好促进职工就业等重要工作。
共同促进区域工会组织的交流协作,创立区域工会工作品牌。充分利用区域内各方的重要会展、旅游节会、理论研讨等各种机会,建立起三省四市工会事业的工作交流与信息合作共享平台,积极推进区域内共性问题的研究解决,通过网页链接、内刊交流、微信共享等形式,共同寻求创新工作的思路、探索破解难题的途径,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