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7点,西安市八佳路的糊涂记餐馆门口都会准时推出一辆简易粥车,上面摆放着两个高约80厘米、直径约60厘米的不锈钢粥桶,里面盛放着热气腾腾的稀饭。粥车上“免费发放”、“爱心粥”的字样格外显眼,吸引了近百人排队领取。
队伍中79岁的马奶奶家住北关,她说:“子女在外工作,家里就我一个人,年龄大了也不想做早餐,所以每天坐6点的首班公交车,到这里喝免费、干净、可口的‘爱心粥’。”
“我是一名环卫工,负责打扫西门外的卫生,每天凌晨4点就得开始干活,到了7点早已饥肠辘辘,现在能喝上免费又热乎的粥,别提心里有多暖和了。”站在一旁的王大姐说道。
从2010年至今的四年间,无论严寒酷暑,“爱心粥”每天不重样提供给有需要的人。而这一善举的发起人正是糊涂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一龙。
说起免费发放“爱心粥”的初衷时,张一龙沉默了半天后缓缓说:“你一定想不到,我以前可是睡过马路、公园的。”
1999年,张一龙拎着两个纸箱来到了西安,只有50元钱的他,不认识一个人、不熟悉一条路,甚至听不懂陕西话。火车站附近招待所的老大妈看他可怜,免费让他住了一晚。第二天,他去了康复路,用仅有的50元钱进了些小百货,开始了卖货生涯。
那几年,他背着包,拎着纸箱,几乎跑遍了陕西、甘肃、山西、四川的每个县城。2005年,有了一定积蓄的他开了第一家糊涂记餐厅。
事业虽有了发展,可在张一龙的心中,却常常想起当年流落街头被善心老太太救助、阿姨们帮忙提水的情景……这些点点滴滴,一直温暖着他。从2006年起,张一龙就组织员工到敬老院、孤残院献爱心。
四年前的一个早晨,一位八十岁的老奶奶来到店里要吃饭,可是餐厅十一点才营业。老奶奶说,她早上六点多起来,到现在都没吃东西……这件事之后,张一龙和附近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后了解到,社区里的孤寡老人和低保户很多,大都行动不便,吃早饭问题经常困扰着他们。于是他想着用什么方式可以帮助这些老人。几天后,爱心早餐车出现在了店门口。
如今,张一龙还对第一次发放“爱心粥”时的情景记忆犹新。“这粥真不要钱?不会是喝完了再问我们收费吧!”“这不会是你们饭店剩下的、卖不出去的吧?”……面对质疑,张一龙耐心解释,可第一天只有十几个人来喝。为了让更多老人喝到“爱心粥”,他组织员工开始在社区橱窗贴广告,甚至主动去邀请老人来喝粥。一周后,来喝粥的人就排起了长队。
每天清晨5点,如果没有特殊的事情,张一龙都会和员工一起燃起炉火,不管是杂粮粥、八宝粥、玉米粥……精心熬制、毫不含糊。
文/本报记者 钟洁
图/见习记者 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