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柞水县乾佑镇北关社区,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里,44岁的农民工赖盛余坐在床上,面对柞水县总工会副主席苏良杰及职工服务中心主任张艳等工会干部,他尽管表情木讷但内心的激动让他双手合十,断断续续地说:“谢谢你们来看我……”
几年前,赖盛余在一家矿业公司打工,2001年妻子患病离世,他独自带着女儿生活,后因
多种疾病丧失了工作能力,高额的债务压得他喘不上气来。这时,柞水县总工会工作人员在他最无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当获悉赖师傅户籍在凤凰镇时,苏良杰立即联系镇工会,给他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以解燃眉之急。
柞水县盘龙制药公司职工房晓蓉是县总工会主席刘永红的包扶对象,见到记者采访,她激动地说:“虽说生活困难,但有各级工会组织的关心,我很温暖、很知足。”
“咱的服务,就是要让职工满意,职工满意了,我们的工作就达标了。”苏良杰如是说。
柞水县总工会在帮扶职工方面来实的、抓真的,每名领导包扶5名困难职工,一般干部每人包扶2—3名困难职工。他们将这一包扶模式称为“一线工作法”,即政策法规宣传到一线、调查研究到一线、服务指导到一线、帮扶解困到一线、职工维权到一线。
日常工作中,县总将职工互助保险作为为职工办实事、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举措,筹资4万余元为400余名困难职工购买职工互助保险。目前,已为3700名职工办理互助保险,今年共为120名患病职工赔付保险金18万余元。
与此同时,他们还大力推行非公有制企业和“两新组织”、“党工一体化”建设。实现了工会组织与党组织同步建立,硬件设施资源共享,有力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截至目前,全县13个25人以上的企业建立了工会,组建率达100%。68个25人以下的企业纳入私营个体工会联合会,职工入会率达90%。
在该县职工服务中心大厅,记者遇见了来领取特困帮扶金的营盘镇广播站职工李施聪。谈到工会组织,李师傅哽咽着说:“我患有食管癌,妻子没工作,孩子上大学,每月吃药就得2000多元,我一个月近4000元的工资根本不够用。500元的特困帮扶金,尽管不多但已经是雪中送炭了。”
在服务大厅,记者采访了来自曹萍中学的工会主席陈绪勇。他说:“今天是想咨询一下有关职工之家方面的政策。”苏良杰解答了相关政策后对记者说:“县总今年在基层工会开展以‘五小’建设为依托的‘职工之家’创建活动,努力完善会、站、家、厅一体化的服务,对基层工会建设标准化职工之家经验收合格后,根据建设规模,每家补贴5000至20000元。”
如今在柞水县,各级工会正在努力把工会组织建成党的好助手、行政的好帮手、群众的知心朋友,建设团结、民主、文明、温馨、进取的职工之家。
本报记者 兰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