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两桩丑闻一脉荒唐

2023年09月04日

又是一个惊天冤案,一个如果不是真凶出现,还将沉冤海底的冤案。又是一桩丑闻,一个如果不是侥幸,将永远不为人知的丑闻。

呼格吉勒图,一位18岁的年轻人,看照片,一脸的稚气和阳光,一脸的少年不知愁滋味,却背负了一个强奸杀死人的恶名,被执行枪决。

我突然想到了陈作海案、佘林祥案。

不过,呼格没有陈作海、佘林祥那样幸运。富有戏剧性的是,同陈作海、佘林祥一样,此案也因为真凶出现,才使真相浮出水面。然而,这已经是18年后今天的事了。一切都迟了,呼格的生命牢牢定格在18岁。

两个18年。前一个18年,呼格在父母的呵护中成长,在无忧无虑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他刚刚跨入青年的门槛,一个多么美好的年华啊,“少年心事当拿云”,呼格正要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飞翔时,一声脆裂的枪响,他的生命之花凋谢了。

谁该为这一切负责?

一个生命的存亡,一个人的清白,一件事情的真相,一件冤案的昭雪,居然不得不靠真凶的浮出与坦白,不得不靠一个偶然,一个侥幸,我们的司法公正之基,何其脆弱!

呼格案是一个悲剧。这个悲剧,不仅仅属于他和他的家人。我感同身受。也相信,凡有良知的人,在听到这一案件时,太阳在他们眼里也会失去光芒。

陈作海案出现时,我以为是个例,佘林祥案出现了,我还以为是个例,到呼格案再次出现时,我推翻了事不过三的老经验。

有一千个为什么在等着回答。

很巧,在呼格案被报道后,紧接着看到对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法院检察官孟宪君为纠正高尚错案的报道。事情居然荒唐到这般地步:为了纠正这一错案,这位检察官不得不顶着压力,到最高检举报自己:我办了错案!

一个普通的案件,一审作出无罪判决后,检察院却受到上级领导的压力,要求对该案进行抗诉。无罪怎么能抗诉呢?分管市政法委的一位副书记回答得很干脆很果断很明确:无罪也起诉。所有冤假错案的全部答案就在这里。什么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一些人那里统统扯淡。多少年讨论的法大,还是权大的问题,在这里还是无解。

我不知道这位市领导与案件当事人有没有利害关系。想来,无利不起早吧。

本来,孟宪君的举动应该得到理解,得到鼓励,得到保护。但是,他前脚去了最高检,后脚就“受到了很多质疑、规劝以及相关调查,家人也担心他的人身安全。”“市检察院来查我,查我的银行账户,查我办过的案件。”甚至,他儿子的账户也被查了。

“孟宪君很恼火,很愤怒”,同样很恼火,很愤怒的,不止一个孟宪君吧。好在,在十八大四中全会之后,他看到了一丝熹微。

呼格案,高尚案,包括孟宪君举报自己的事件,虽然异曲却同工的荒唐,却都拴在一根脉络上。

最高法院院长周强最近说,迟到的正义是打了折扣的正义。仅仅是打了折扣吗?他似乎应该听听呼格的母亲怎么讲,还应该思考,还有哪些正义被关在暗处、远处?更应该追问,为什么我们这里有这么多迟到的正义? (段协平)

上篇:一教师沉迷赌博狂刷信用卡套现被判刑
下篇:官方称网爆猎杀野生动物事件未发生在西藏墨脱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4/11/2014112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4-11/25/10474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