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萍·
雪白的纸张摞在那里,一张紧压着一张,四角平整密实,切刀过后的痕迹还留在那里,从印刷厂送来,纸张还没人动过,一股淡淡墨香飘过,将我带回遥远的过去。
童年,背上书包第一次跨入校门,好奇的双眼开始认知世界,在新环境里,我要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开始人生的起航。记得新书发下来后,是那样欣喜。轻轻地从老师的手中接过,生怕弄疼了它,崭新的封面下面将是怎样的风景?一种新鲜、好奇似乎又混杂着爱怜与敬畏的心情顿时产生。将小手在身上使劲擦了又擦,轻轻地、慢慢地打开书本,与其说是打开,不如说是悄悄揭起一个小边,忽然一种从未有过的味道飘进了鼻腔,庄重、神圣又优雅,这种味道是怎样的花花草草也调制不出来的,我却一下子喜欢上了它,后来人们告诉我那叫墨香。
回家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从墙上摘下已不是很新鲜的年画,找块干净的布子擦干净,将背面白色的部分朝外,细心地将书包起来。每当学完一页,翻到下一页时,墨香便随即飘来,我便会尽情呼吸,而墨香总能带给我愉悦,使我能够欢快地汲取书本知识带来的营养。随着时间的推移,书学到一半时,墨香已消失殆尽,于是我便期待着下学年的到来。
本子里也有墨香,但远不如书本的浓烈,但更替比较快,也稍能抚慰一下缺失的心情。那时条件不好,纸张的颜色远没有现在的洁白,由于墨香我选择削得最好的铅笔工工整整地写下第一行拼音,第一个汉字,第一道算术题。有段时间家里经济紧张买不起本子,母亲便从街上买了许多草纸做成本子,纸面粗糙,颜色暗黄,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那股浓浓的、呛鼻的干草味和钢笔一写洇湿一大片的尴尬。后来我们便换成油笔或是铅笔,毕竟还有的用,心里还是很满足。由于那时大家的条件都差,老师也不怎么要求,以至于后来我总习惯把孩子没用完的本子拆开,把没用过的部分装订在一起让他再用。
成年之后的我,已没机会再接触那一摞一摞的新课本,但每当遇到新刊发的杂志、书籍时,在翻看之前我依然会洗净双手,然后轻轻打开,深深呼吸那熟悉的墨香。
(蒲白矸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