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永远的柳青

2023年09月04日

三十多年前,作家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曾经像一把文学的火炬点燃了我的作家梦,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我在土屋昏黄的十五瓦灯泡下,或在晚上停电以后点起的煤油灯微弱的亮光下,如饥似渴地阅读这本小说的情景。应该说,《创业史》是我最早的文学读物之一,柳青的文字建构的世界,就是我身处的世界,当我读到梁生宝买稻种那一章,我全身心进入春雨霏霏的渭河畔,看不见叔叔正惊讶于我读书的痴呆情境,看不见满槽的牛驴将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到我这里来,全然陷入读书的兴奋中。

在反复读了多遍《创业史》后,我就斗胆写书了,我给自己第一部长篇小说命名为《夜雨滔滔》,是写农村买卖婚姻给男女青年的爱情带来的悲剧,但里面的男主人公是仿照柳青笔下的拴拴写的,只不过没有受其父“直杠王二”教唆打媳妇素芳的那一面,书里面的老人纯粹就是梁生宝父亲梁三老汉的仿写。这部手稿写了十多万字,没有突破二十万字,不是因为懂得浓缩,而是将话写完了,再也没有可以写的话了。这让我很沮丧,因为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就三十多万字。我不甘心,发誓一定要写出像柳青那样厚的书来,后来我重新开始第二部叫《秦川悲欢》的长篇小说创作。有趣的是,书中的老父亲仍然是边看梁三老汉边写的,书中的主人公男青年是一个业余作家,是写自己的,但很多方面,包括性格说话是边看梁生宝边写的。区憨良仍然是《夜雨滔滔》里面男主人公的翻版,书中的姣娥全是我想象下的产物,基本上就是柳青的《创业史》里面生宝妹子和改霞性格的拼凑。

《秦川悲欢》是在两年后完成的,全书超过了三十万字,但我从写作中越来越悟出,我写出的这些东西充其量说是习作。我开始知道,要成为一个作家,仅学习前辈大师的语言是不够的,应该继承前辈作家的思想精髓,多年后,当我在宝鸡的一个寓所里再一次重读柳青《创业史》的时候,正值后半夜,我猛然听到一个声音在说,“离我远一点”。我出了一身冷汗,看看书,里面的文字依旧,打开窗子,看见冬月如霜的亮光。就在那一夜后,我将阅读的视野转向到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上面,尤其对外国文学名著情有独钟。后来我的阅读面越来越广泛。我一边阅读一边写作,写诗写了多年,写了五六十篇短篇小说习作,写了很多散文随笔。

多年过去了,当我站在领奖台,以一部前后历经二十多年得以完成的中篇小说《映山红》获得柳青文学奖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柳青先生清瘦的面容。我恍然明白,我虽然远离了柳青的作品,但从来没有远离过他的精神感召和哺育,他是大师,对我来说是永远的。 □李喜林

上篇:一本书与甲午战争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4/12/2014120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4-12/05/10591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