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汉中市汉滨区总工会主席王衍柏将理赔的10070元互助金亲自上门送到屈自才手中时,屈自才及所在单位区城管局的领导都出乎意料。原来,区总工会的同志在最初多次上门动员该单位职工参加互助保障计划时,由于要求团体参保,而部分职工有顾虑,加之机关经费比较紧张,所以把这件事情耽搁了很长时间。今年初,他们才压缩各项开支,为全局职工统一办理了互助保险,没想到在办理缴费的次月,职工屈自才突发重大疾病,住院治疗共花费5万多元,基本医保为他报销了3万元,在自付的近两万元中,互助保障又为他理赔了1万多元。而该单位总共交了2万多元的保费,这一下子因为一个职工就拿回去了1万多元。区总工会副主席谢承功告诉记者:“单位领导和职工看到了实惠后,非常关心职工互助保障工作,不停地有人询问下年参保缴费时间,总是害怕错过了机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民政局沈道文、建明中心校石昌林、区供销商贸公司胡怀敏等职工身患大病治疗后,职工互助保障及时给予了理赔,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不仅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工会组织的关爱,而且体会到了职工互助保障的好处和热情服务,并分别在他们各自的单位产生了较大影响。而在此项工作不断得到职工群众肯定的背后,记者又了解到,汉滨区总工会近年来把职工互助保障作为工会组织服务广大职工的一项重要载体,坚持用各种优质服务引导职工群众积极参与,提出了“态度和蔼搞接待,上门服务搞宣传,重大赔付区总领导送上门”三项承诺。在职工参保前,做好保险的险种推介工作,介绍不同行业、不同工种投保何种保险较为适宜,然后根据单位和个人的经济能力、投保的数额等,不厌其烦地接受咨询,耐心细致地进行解答。在服务时间上保证随叫随到、随来随办,不拖延、不扯皮、不推诿,针对有些单位和职工的预约,工作人员带上宣传单、票据、表格等所需办公用品上门服务,现场办公。在参保经办与出险理赔工作中尽量做到简化程序,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办事效益,处处给基层工会和职工群众以方便。
与此,争取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按照规定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将其与创先争优相结合,与工会经费拨付管理结合,与工会目标考评工作相结合,纳入全区各级工会年度工作目标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同时,抓住工会召开的各种会议和举办专题培训班,利用《汉滨时报》《汉滨新闻》、工会网络等宣传载体,抓住典型理赔案例组织受益职工现身说法,深入各系统、各单位,走进企业、医院和学校,全方位多层面做好这项工作宣传。因此,形成了“措施灵活多样,责任落实到人,联动齐抓共管,职工群众人人称赞,不断踊跃参保”的良好工作局面。
通过各种优质、满意、周到的服务和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扩大了职工参保的覆盖范围。今年在全省职工互助保障险种和理赔方式发生重大调整的情况下,各参保单位安排专项资金为全区机关干部、教育、卫生、城建系统的1350名困难职工办理了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参保手续。截至11月底,全区有178个单位的11965名职工参保,上缴保费突破百万元大关,达到110万元;较上年度增长30%;为618名患病职工办理理赔72.3万元。 本报记者 杨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