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考研热”再次降温说明了什么

2023年09月06日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继2014年人数下跌后,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又减少了6.5万人,从而宣告这场持续了20多年的“考研热”开始明显降温。对此,我国最大的综合教育门户网站“中国教育在线”的总编辑陈志文认为:“对高学历的盲目追求与崇拜,一去不复返了!”

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再次下降,表面上来看是考生理性起来了——他们对于自己考研的可能预期收益与实际付出之间的得失权衡趋于理性。由于近年来研究生就业情况糟糕,甚至还不如本科生,这就让大家看到了考研恐怕真的会得不偿失——付出了两三年长的宝贵青春时光,花费了大笔学费和生活费等费用读研,最终却可能换来的工作还不如本科生的好,那就真的亏大了。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来看,不再盲目迷恋戴研究生这顶帽子,是投资与收益明智权衡后的正确选择。

进一步来说,考研人数的再次下降反映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大有问题。公众、教育部、进行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共同思考的一个大问题是研究生的就业为何不如本科生。毋庸讳言,首先是研究生的人数实在太多了。人数一多,鱼龙混杂,研究生的整体质量就难以保证,而且导致许多导师不能对每个研究生都进行良好的指导,从而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滑。其次,对研究生的管理“放羊化”导致不少研究生不学无术。再者,对研究生毕业要求不严导致最后一关没有把好就放入了社会。这些共同导致我国现在研究生的整体质量着实令人担忧。

而且,对于精明的雇主来说,招收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有他们自己的实际考量。首先,既然研究生徒有虚名,那就还不如招收优秀的本科生,因为给按照国家的人事政策规定,给研究生的基础工资要高于给本科生的。其次,优秀的本科生往往都是经过高考独木桥严格检验了的,而研究生的招生则充满了非学术的因素,所以优秀本科生的质量整体上比研究生的质量更可靠,特别是国家重点大学的本科生的质量总体上要高于二三本大学研究生的质量。再者,雇主需要是的能够动手干活做事的员工,而非徒有高学历的花瓶,他们知道本科生比研究生更踏实,更听话、好指挥、好使用。因此,不少雇主自然就青睐本科求职者,而非研究生。

毋庸讳言,研究生由过去“天之骄子”中的骄子滑落为现在的人间就业的弃子,其实就是这些年来疯狂扩招的必然恶果。不消说那些根本没有就业竞争力的普通二三本高校现在都在大搞研究生大跃进,即便是“985工程”国家重点大学的一些没有竞争力的专业也在大搞研究生大跃进。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荒唐的恶性循环:本科生找不到工作,考研;考研找不到工作,考博;考博找不到工作,读博士后;博士后找不到与专业匹配的工作,最终只能为了吃饭而放弃专业。这其实是非常严重的教育浪费。而要破解这一尴尬的难题,就必须逐渐减少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强化研究生的入口和出口把关,加强过程管理,并坚决优胜劣汰不合格的研究生学位授予点,从整体上切实提高研究生的质量,亦即精英化。

总而言之,“考研人数再次下降”说明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有大问题,亟待大刀阔斧地全面、系统改革,确保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能基本一致。

(胡乐乐)

上篇:高校毕业生频繁跳槽伤害了谁?
下篇:汉中职院为特困生发放越冬补助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1/01/10861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