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农民工讨薪勿要“太匆忙”

2023年09月06日

春节临近,新一轮外出务工人员返程季到来,随之一些工资结算纠纷,拖欠等问题见诸报端。然而一些反映人因为自己的原因,造成问题迟迟难处理的也并非少见,那么如何科学有序地解决工资纠纷拖欠问题呢?

最新事件回放:1月9日下午3时左右,记者接到来自四川巴中籍小许打来电话反映拖欠工资事宜。他说自己在位于临近西安市南二环的政治学院公寓楼项目做主体木工,该项目尚欠他和工友们二三十万元工资。由于语言,噪音等因素听得不是很清楚,记者与反映人简单交流后约定在施工项目地附近见面。与此同时,在赶赴的路上记者联系了西安市碑林区总工会。

与区总工会刘浩副主席带队的专业队伍汇合后,反映人却联系不上,电话提示无法接通。

拨打了二十多通电话无果后,记者与刘浩主席等人一同走进了四川省第十五建筑有限公司政治学院工地。位于工地门口附近的四川广元何师傅告诉记者,工地已经放假了,他留守工地主要目的就是等工资。他和妻子一起在工地打工,干得时间短,项目总共欠他们一两万元。与他们一起干活的工友有十来个,但他不清楚别人是否拿到工资。门卫师傅告诉记者,工地还有一些水电活在干,但项目上没有负责人在现场。从工地出来的监理公司范师傅告诉记者,应该不存在拖欠,主要是施工队施工进度刚报上来,审核后才会支付。

是否属于拖欠有待确认。联系不到反映人,只好想尽办法联系项目上的负责人。通过何师傅要来他们的小包工头许老板的手机号码,但是电话经记者与刘主席分别联络几次都没有接通,事情没有任何进展。碑林区总工会刘浩副主席一行临走留下电话给记者,让联系上反映人后给他们打电话。

晚上七点左右,反映问题的小许打来电话,说自己的手机一直没有信号。记者随后对几个关键问题进行电话采访,但小许也是想起了这件忘了那件。只好约定新的见面时间。关于具体的拖欠工资一事有待于相关部门进一步行动处理,本报将另行报道。

事件中反映问题的小许,如果留心一下自己的手机,提前准备一下相关的证据和反映材料,问题处理就可能进展得会快一些。那么遇到欠薪后应该怎么办?

记者提醒:讨薪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依法理性维权,切勿以暴力等极端方式讨薪,否则很可能会因毁坏财物或殴打他人等行为触犯法律。

二是收集好相关维权资料,只有提供真实、充分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合法权益才能得到维护。具体来说,应当留意收集以下两个方面证据:1、用人单位的证据。如与之签订的劳动合同、工资单、考勤表、欠条等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2、有关机构的证据。如职介机构的收据,工伤或职业病的医疗诊断证明等。

三是通过正常渠道讨薪。我省为讨薪设立了多种机制,被欠薪者讨薪可以通过:1、向劳动部门举报,由劳动监察部门督促欠薪者履行义务;2、向建设部门反映,由政府使用建设工程保证金先行支付;3、通过劳动仲裁部门或法院申请快速劳动仲裁、调解或支付令等;4、向所在地工会组织寻求讨薪援助。

四是如果属于恶意欠薪,则欠薪方可能构成犯罪,讨薪者应及时向所在地公安部门反映。

年关将至,讨薪者拿不到工资,又着急回老家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切忌慌乱中忘记一些关键问题。如遇拖欠工资要讨薪,请广大外出务工者务必做好以上注意事项,同时保持反映电话的畅通,这样相关职能部门才能尽快把遇到的问题落实。 本报记者 王何军

上篇:点赞一个三十三年酿就的故事
下篇:柞水养老保险经办中心改作风促服务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1/12/10893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