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令氏家族的“红与黑”

2023年09月06日

2014年12月22日,冬至,平陆令狐一家经历了多年来最漫长的一个夜晚。

当天晚上8点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令计划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距离北京900多公里的山西平陆,一位来自令狐家族的人士从电视上看到了这条“突然”插播的新闻。那一刻,他很平静,“该来的还是来了。”

2014年6月19日,令狐家次子、时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的令政策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10月底,香港《南华早报》引用消息人士的说法,令狐家小儿子、内地商人令完成(化名王诚)正在接受调查。

两个月后,令狐家族身份最显赫的令计划落马,仿佛一颗射程漫长的子弹,终于在这个寒冷的冬夜抵达目标。

1978年,山西平陆团县委一班人,中间为令计划。

令狐野晚年书法作品。

出生临潼

平陆不平沟三千。

对于58岁的令计划来说,命运就像家乡的山路,深深浅浅,坎坷难测。

1956年10月,令计划出生于陕西临潼骊山脚下。

他的父亲令狐野,老家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年轻时曾投奔西安的表姐学习西医疗法,后回乡开药铺,设门诊,因经营不佳,最终选择参加革命。

其时,作为中共中央驻地的延安,正面临着缺医少药的困境。学过医、开过药铺的令狐野,自然有了用武之地。

《陕西省志·卫生志》记载,1938年11月,边区医院迁至东二十里铺,调欧阳竞为院长,翁祥初为协理员,令狐野为医务科长,魏明中、汪石坚(锡曾)为医生。

1939年四五月间,因河防吃紧和敌机袭击,边区医院决定迁往安塞。身为医务科长的令狐野,直接参与并负责安塞新址的修建。

当年12月,由边区政府领导的延安保健药社改为卫生材料厂,专制各种丸散膏丹代替西药,供给各院各卫生所急需。李常春兼任厂长,令狐野担任副厂长。

1941年5月,光华制药厂与边区卫生材料厂合并。令狐野被任命为副厂长。

有知情人士称,令狐野一直在医疗卫生系统工作。一位平陆同乡也曾透露,令狐野对他讲过,自己还曾在北京、石家庄工作过。在石家庄某疗养院时,他因为说错话,被调到陕西临潼的华清干部疗养院。

“说错话”之说难以考证。但据多位在华清干部疗养院工作过的医护人员透露,令计划出生时,令狐野正是华清干部疗养院副院长。

“令狐野是个暴脾气,老跟别人意见不同。”在疗养院昔日同事的印象中,老领导令狐野并不容易相处,倒是他的爱人王黎明,当时也在疗养院工作,性格比较温和。

在这个严父慈母的家庭,令计划是第四个孩子。他的前面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而在他出生后的第四年,家里又迎来了最小的儿子。

“方针、政策、路线、计划、完成,这名字放在当年就很特别。”时隔半个世纪,已是耄耋老人的华清干部疗养院工作人员忆起令狐野五个孩子的名字仍津津乐道。

在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上,令政策的弟弟令计划,以中央办公厅主任的身份成为中央书记处书记,跻身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列。

洪阳家史

上世纪60年代初,年过半百的令狐野携妻儿,渡黄河,告老还乡。

对五个孩子而言,所谓故乡,大概也是从那时才有了记忆的痕迹。

数位平陆老人回忆,当时的平陆偏远、贫瘠,很多人家还住在地窨院。说白了,就是在地下挖个10米左右的深坑,四壁凿出窑洞,一般为10孔-12孔。

令狐野本该回到距离平陆县城以西30多公里外的洪阳村——那里,才是他的老家。

村里有1000多人,荆、谭、令狐是三大姓氏。

“令狐益三是老中医,平日种地、看病,在村里德高望重。”洪阳村一位老人透露,令狐益三有四子一女,小名分别是新颖、新吉、吉祥、四祥和五经,听起来颇有诗书味道。

令狐野就是四祥,令狐益三的第四个孩子。当年的他,人如其名,个性也是最“野”的,不仅一腔热血闹革命,还和原配离婚,娶了同在延安当医护人员的王黎明。

安居常乐

不方便回洪阳,令狐野便带着妻儿住到了距离村庄10多公里的常乐镇。

根据一幅令狐野晚年的书法作品落款显示,1996年,令狐野86岁。由此推算,老人出生于1910年或1911年。这位经历晚清、抗战以及新中国成立的“老革命”,有着极强的阶级观念。

他会给生产队的社员发放防暑药品,给周边村子的赤脚医生免费培训,也会给上门求诊的穷苦老百姓看病。但对于富农、地主,别说看病,他连自家大门也不让对方迈进来。

高干子女

幼年时的令计划,长相与性格都更像母亲。常乐镇的老人们回忆,这孩子机灵、好学、嘴巴甜,见了长辈都是主动问好打招呼。

带过他的一位小学老师也对这个学生有一些记忆:作文写得好,经常在班里演讲。特别难能可贵的是,班上有一些家境困难的同学,令计划就把自己的铅笔、本子送给对方。

上世纪60年代,令计划的哥哥姐姐也正值青春年少。

老大令方针1950年出生。他高高瘦瘦、眉清目秀,因为成绩一般,在常乐后村念完高小后,就去了分数要求稍微低一点的张店中学。

老二令政策比大哥小两岁,也在后村念的高小。同村一位姓裴的小学同学回忆,政策从小就成绩好、老实、不太爱说话。

老三令狐路线1954年出生,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她爱唱爱跳,是个活泼的小胖妞。

唯一让大家印象模糊的是令计划的弟弟令完成,他出生于1960年,刚回到平陆时,还是个黑黑胖胖的小家伙。

几位平陆同乡回忆,令狐野管教很严,尤其重视子女教育。他们家订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主要就是为了让孩子了解国家大事,增长知识。

令狐家的孩子也表现出良好的家教。他们懂礼貌、爱看书,不像一般的农村孩子到处疯跑,出去玩也会按时回家。

除了令方针,其他四兄妹都先后进入镇上的常乐中学读书。1966年10月,毛泽东第五次接见红卫兵,还在念初二的令政策作为班上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跟着县里另外十多个孩子去了北京。

这年2月,大哥令方针应征入伍,成为青岛某部队一名海军战士。7个月后,老二令政策初中毕业,正式迈入社会。

当年全国上下,正掀起一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年仅16岁的令政策,也怀着一腔热血去了离家80多公里外的国营硫磺矿厂。

在厂里,令政策被分到了磺炉,干的都是体力活。那时他在大家眼里还是个孩子,在当年那批惹眼的年轻人中根本排不上号。没过多久,他就离开硫磺矿厂,回到常乐,在公社医院给病人抓药。

1971年,令计划和令狐路线也迎来学业的关键节点。

这年年初,常乐中学恢复了此前因“文革”爆发而停办的高中,令计划和姐姐双双升学,成为办学恢复后的首批高中生。

“成绩不错,能进班里前10名。”几位高中同学都记得,令计划语文学得最好,字也写得好看,一出黑板报就要靠他。

其时,虽然出身干部子女,令计划平时没什么架子,穿着也很朴素,身上的补丁比同学们都多。

但另一方面,他又有种普通少年身上少有的稳重,比如从不和同学打闹,也从不参与班上的小团体、小帮派。

相比之下,姐姐令狐路线就要高调不少。

她是学校宣传队的文艺骨干,扮演过《红灯记》里的李铁梅。

“文革”期间,学校的批斗、游行一场接一场,个子小小、扎两个小辫子的令狐路线是站在队前或台上大声呼口号的姑娘。

早早去参军的老大令方针,也给人留下善于搞活气氛、毛主席语录歌张口就来的激进形象。

1971年夏天,公社医院抓药员令政策成为令狐家第二个走出平陆的孩子。

公开资料显示,他先是进入运城地委机要办公室,之后又去了山西省委办公厅机要处工作。

据平陆县人事局一位退休老干部回忆,当年省里要抽调一名机要员,平陆县领导班子专门开会研究,读过书、家庭成分好、表现优秀的令政策脱颖而出,直接调到了省里。

印刷工人

后来,令狐家的孩子亮相于公众视野,“狐”字已不见踪影,单留一个“令”字为名字打头,唯一没改的是令狐路线。

1972年12月,令计划和姐姐令狐路线高中毕业。

因为都是城市户口,两人以知青身份在本村下乡。前者在公社农机站当车工,后者在村里分管宣传队,相当于副支书。

没过多久,平陆县印刷厂正式招工。成分好、读过书、又是干部家庭出身的令计划顺理成章被招入,成为印刷车间的一名工人。

令计划还是不改以往的劲头。他总是穿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要么忙着干活,要么闷头看书、练字。

令计划在县印刷厂工作时有一位师傅。对于徒弟,这位曾经的师傅评价是眼勤手快、小心谨慎,不像其他年轻人那样吹牛说大话。

因此,当令计划从印刷厂调到团县委时,他的师傅一点都不惊讶。据其回忆,印刷厂经常要印一些政府文件和会议材料,和县委、县政府的人打交道比较多。

再加上令计划是干部家的孩子,县里对他本来就比较留意。几次接触后,一位县领导对他十分赏识,就把人推荐到了团县委。

青年团干

1975年,令计划成为了平陆团县委干事,一年后升为团县委副书记。

有知情人士称,当时的团县委书记是一位姓梁的女干部。她和令计划关系比较好,后来还当过运城市统计局长、运城市教育局长以及运城学院党委副书记。

2008年,这位女干部的回忆录出版。书中收录了她的部分日记,其中就有与令计划共事的点滴感受。

比如1976年11月22日,她在日记中写道:“令计划是一位很好的同志,在团委一年来,虽然我是书记他是干事,但他搞团的工作大大超过了我,他有很多优点值得我很好地学习。

我要像他那样认真刻苦地读马列和毛主席的书,坚持学习笔记;要像他那样努力搞好革命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要像他那样对工作热情积极、认真负责、大胆泼辣、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像他那样关心同志、团结同志、满腔热情地帮助同志;像他那样劳动积极肯干,生活艰苦朴素……”

当令计划登上自己的舞台时,他的姐姐令狐路线也从常乐后村进入平陆县化肥厂,并在1976年迎来了人生机遇。

“路线是工农兵大学生,推荐去了山西医科大学。”常乐后村村民透露。

就在几个孩子陆续走上人生正轨时,意外不期而至。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从部队复员回来的老大令方针在擦玻璃时从高处坠落丧生,令狐野夫妇遭遇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

知情人士透露,令方针此前娶了一位在平陆县医院工作的女知青,名叫孙淑敏,北京人。两人育有一子一女,分别取名令狐剑、令狐燕。令方针去世后,孩子跟着母亲去了北京,很少回到运城。王黎明为此还对孙淑敏颇有怨言。

2014年11月,当孙淑敏和令狐剑的名字出现在公众面前时,他们已经是强势纵横传播集团的早期创办人。该公司此后更名为趋势中国传播机构,逐渐由令完成在新华社的老同事郭磊等人接手。

时光倒退30多年,令计划的小弟令完成还只是一名高中生,在常乐镇的后村小学教书。

多位平陆人士回忆,1978年,高考刚刚恢复不久,令完成就考取了一所师范学校,但是不太满意。

之后他去了常乐中学补习,并在1979年考上了吉林大学经济系。1983年,令完成进入新华社旗下的《瞭望》杂志,主要负责经济方面的报道。

挥别平陆

在北京工作的令完成并不孤单,因为哥哥令计划已调到团中央宣传部。一位新华社老员工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还是团中央干部的令计划曾赶到新华社的宿舍,帮弟弟令完成搬家。

关于令计划如何上调团中央,这在很多人心中是个谜。

公开履历显示,令计划1975年—1978年在山西平陆县担任团委干部、副书记。1978年,他成为运城地委干部,一年之后进入团中央宣传部。

不少平陆人士感到费解,令计划只在县里做过三年团干,就算能力出众,一下子获得团中央的赏识并非易事。

不过,从令计划的老搭档,也就是当年平陆团县委书记梁姓女干部所写的回忆录来看,令计划上调北京并不意外。

梁姓女干部在回忆录提到,1978年,令计划前往中央团校学习。

半年后,令计划学习归来。

9月6日,梁书记在日记中提到,“……没有出乎我的意料,他被留在团中央工作了。他这次回来是和我们告别来了……”

9月7日,她又在日记中感慨,“令计划同志虽然年龄不大,但各方面都很成熟,这是我们县委机关从领导到群众的一致反映。”

到1979年,除了去世的老大,令狐家的四个孩子都已离开平陆。

老二令政策还是山西省委办公厅机要处的一名普通干事;老三令狐路线在山西医科大学读临床医学,毕业后分配到了运城市医院;老四令计划进入团中央宣传部办公室工作;老五令完成刚刚走进“象牙塔”。

当孩子们陆续有了自己的人生,令狐野一家与平陆的缘分似乎也到了头。

1980年左右,运城地区为令狐野安排了疗养和住所。1981年7月,令家原来的那幢延安式窑洞,以2350元的价格卖给同村一户姓贾的人家。

车祸重创

随着令计划的仕途不断上升,令狐一家也愈发低调。

2000年以后,令完成辞职下海,他的名字也逐渐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叫做“王诚”的新名字。

有知情人士透露,“王诚”是令计划帮忙取的。他并不希望外界知道弟弟的真实身份,还曾建议令完成最好呆在国外。同样,对于在山西从政的兄长令政策,他也希望尽可能少露面,官职不必过高。

只是性格外向的令完成不甘寂寞。他很早就对亲戚们说,不喜欢搞政治,将来要好好挣钱……进入商界后,改名王诚的令完成常年活跃于科技圈、创投圈乃至高尔夫圈,身份神秘且能量巨大。

在此期间,他的第二任妻子、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平以及妻弟李军,都先后进入令家的生意圈。

媒体此前多方证实,李军还是上市公司乐视网(300104.SZ)的早期大股东以及前副总经理。2014年9月底,李军从山西大同家中被带走。

从山西省发改委主任一职退下来的令政策也不愿隐退。2008年1月,他当选为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成为一名热心文化、频频调研的官员。

2012年3月18日,一向谨小慎微的令计划被一辆法拉利改变了命运轨迹。

据《新京报》2012年3月19日报道,前一天凌晨4点10分,一辆法拉利跑车行至保福寺桥东辅道时,失控撞到桥体南侧墙壁及另一侧护栏后解体。车上三人被甩出车外,一人死亡两人重伤。

财新网引述多名消息人士的话称,死者为令计划年仅24岁的儿子令谷,当时正在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出事的法拉利跑车为山西省一家龙头钢铁国企所送,买车费用挂在了该企业下属某单位账面上。

2014年8月23日,时任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的陈川平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

公开履历显示,陈川平1962年出生,山西平陆人,2001年12月至2008年1月曾担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多位平陆知情人士表示,陈川平与令政策、令完成私交甚好。

对令计划的夫人谷丽萍而言,儿子去世是一个重大打击。

2013年4月,瀛公益基金会网站披露,该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YBC总干事谷丽萍从2013年1月起不再担任相关职务。知情人士透露,谷丽萍一度身患抑郁症,身体状况非常差。

运城人家

当令计划的人生遭遇重创时,令狐野和女儿正住在距离老家平陆1小时车程外的运城市区。

2014年以来,令政策、杜善学、陈川平三位运城籍省部级高官落马,该市前后两任市委书记白云和王茂设被查。“运城帮”这个词汇被外界赋予了更多内涵。

当年选择搬到运城的令狐野,一定不会想到百岁之后的自己还会亲历这场风暴。

他们住在运城市干休所安排的地方,三间坐北朝南的普通平房,屋前还有个小院,日子原本还算安逸。

平日,照顾两位老人的主要是女儿令狐路线。山西医科大学毕业后,她分配到了运城市医院,之后又调到级别更高的运城市中心医院。

令狐路线的爱人王健康,祖籍山西沁源,从小就跟着父母在运城生活。

16岁时,他进入运城汽运公司保修厂当工人。1977年,22岁的王健康前往西安公路学院汽车系学习,毕业后在山西交通学校任教。

1983年6月,王健康再度回到运城汽运公司,担任保修厂技术员。

成为令狐家女婿后的王健康仕途顺遂。他从汽运公司保修厂技术员逐步升任副厂长、厂长,之后又担任汽运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等职。

1995年12月,时年40岁的王健康出任运城市交通局副局长,6年后得以“扶正”。2009年9月,王健康升任运城市副市长,曾协助市长分管住建、交通等方面的工作。

在运城,多位熟悉她的人士表示,令狐路线工作认真、低调务实,所以能够升任运城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此外,她还连续三届当选运城市人大代表。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令狐路线和王健康有一个女儿,名叫王玲,1985年出生。她曾就读于运城当地最好的学校康杰中学,学习成绩却很一般。

2007年,从西安一所普通院校毕业的王玲前往北京投奔小舅舅令完成。

东富龙(300171.SZ)2010年的一份补充法律意见书中披露,王玲先是在北京吉芙德资讯有限公司担任办公室主任、之后又去了华安保险公司担任人力资源部经理。

2009年12月,王玲受让小舅舅“王诚”在北京汇金立方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汇金立方”)2万元的出资额,成为汇金立方最年轻的合伙人。

翌年,汇金立方参股的乐视网在创业板成功上市,王玲随即引发资本市场瞩目和猜测。

不谈过往

很少有人能通过令狐野夫妇了解这家人的情况。知情人士透露,107岁高龄的令狐野已经意识不太清醒,平日主要是女儿令狐路线和保姆负责照顾。

即使是从前身体状况允许,老两口也不谈政治、不说过往,不提及孩子。

晚年的令狐野在运城上了老年大学,爱上了书法、绘画。遇到性情相投的朋友,他还会主动赠送作品。

老伴王黎明打理着小院,种一些花花草草,旁边是支起的葡萄架。

2003年前后,平陆县要出一套《平陆人物谱》,希望把令狐野、令计划等人收录其中。父子俩都婉拒了这个要求,县里没办法,只好从网上收集了一些令计划的资料。

也曾有人想把令狐野参加革命的情况整理一下,教育后人,老人还是没同意。

2009年9月30日,《运城日报》头版刊登新闻:市委书记高卫东看望慰问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的离休干部令狐野。这是令狐野唯一一次出现在运城当地的公开报道中。

常乐后村,令狐一家住过的延安式窑洞已近乎填平。住在这里的新主人透露,很多年前的一个雨天,令狐野一家曾回来过。

那一次,90多岁的令狐野因为腿脚不便没有下车。他的儿女和孙子们在院子里走走看看,其中还有一位戴耳环的漂亮女士,令家人介绍称是令计划的夫人谷丽萍。

多年来,这个小院一直都有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不同的是,过去来都是点点头,感慨风水多好,如今来的都是摇摇头,语气中满是唏嘘……

(李闻莺)

常乐镇后村令家旧址,原来的延安窑洞现已近乎被填平。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1/20150113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1/13/10899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