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封胸后《武媚娘传奇》在网上引起的种种嘲讽和争议,我不禁想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国至今没有影视分级制度?我走过很多个国家,印象中没有哪个国家没有影视分级制度。无论是出于对孩子的保护,还是对成年人基本审美权利的满足,分级制都是有益而无害的。
面对大众传媒的兴起,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曾经感叹“童年的消逝”。按照波兹曼的理解,今天的中国也遇到了“童年的消逝”。互联网可以让孩子一览无余地接触到成人的花花世界。他们过早地用大人的语言甚至逻辑方式思考问题。
问题是,中国不仅有童年的消逝,更有成年的消逝。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辈一样并不能真正进成人的世界。而这才是中国没有影视分级制度的最真实原因。君不见,在管理者眼里,这个国家根本没有成年人。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迄今为止,这个国家仍在以管理者的姿态借着一刀切包办国民的审美情趣。试问,没有独立的审美,何来独立的人格,何来独立的思想,何来真正意义上的成年?
同样的问题是,为什么不实行影视分级制来保护未成年人?打开电视,多少“手撕鬼子”、“我要复仇”的暴力镜头直接闯入孩子们的眼帘。让他们相信暴力是解决问题、走向正义的捷径。这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是有害无益的。
就暴力、情色因素等为影视剧作一个分级,这对于孩子的培养终究是有好处的。不分级但“一刀切”的做法既不在人性上满足成年人的审美需要,又不在心灵上保护未成年人的做法,还要荒诞地延续多久呢?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够跨过时代的沟壑,进入成人之美呢? (熊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