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谷家三兄弟,十八九岁进矿,工龄平均达30年——

工友称赞:“你们兄弟个个都是好样的!”

2023年09月06日

人人都说煤矿苦,但他们以苦为荣,一干就是几十个年头;人人都说煤矿险,但他们兄弟三人一到岗位,就全身心扑在工作上。春来秋往,青春岁月换得两鬓斑白;日月轮回,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他们,就是澄合矿业合阳公司运输队队长谷现荣、机电车间谷现明、掘进队材料员谷现义。

十八九岁的时候,谷家三兄弟相继来到同一座煤矿。

十八九岁的时候,弟兄三个如同金水河畔的槐树一样,把根深深扎在了矿山。

如今,兄弟三个虽已不是以前人们口中的年轻小伙子,但他们依然热情如初,用心固守着煤矿这方热土……

谷现荣:“既然选择了煤矿,就没有什么后悔的。”

“既然选择了煤矿,就没有什么后悔的”。这是老大谷现荣经常说的一句话。他今年52岁,党龄28年,现担任合阳公司运输队队长。回顾他那30多年的井下生涯,他感慨万千,他说:“那是1981年,矿上招工,我符合条件,就成了一名采煤工。记得第一次下井,我穿着崭新的工作服,走进漆黑的井巷,望着一排排整齐的支架,听着轰鸣的机器声,看着潮涌般的煤炭和干得热火朝天的工友,心里异常兴奋,我知道自己的人生又有了一个新的开端。那是我给自己立了一条誓言,就是一定要在这个艰苦而又平凡的岗位上谱写自己的精彩人生。”

的确,在那个年代,工人们讲的是艰苦奋斗、大干苦干,谷现荣和工友们在漆黑的巷道里扛棚子、移设备、架顶棚,钢梁磨破了肩膀,煤渣子划破了膝盖……但他从没有叫苦叫累过,用他的话说,怕苦就不要当矿工。一次,谷现荣工作的“掌子面”因顶板压力大,巷道低,生产陷入困境。作为班长,他二话没说,带头爬进去,和工友一起连扒带刨地挖煤,手磨出了血,露出鲜红的嫩肉,但他始终没有退缩,经过与工友连续苦干十多天,最终恢复了生产。像这样的工作场景,谷现荣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即使担起运输队队长一职,他也从没想过离开苦、脏、累、险的第一线。

谷现明:“工人当好了,照样有出息。”

今年49岁的谷现明是合阳公司机电车间的一名电焊工。18岁那年,他到矿上车队当了一名检修工。此后,还干过机修、电焊等,变化的是工种,不变的是他那兢兢业业、朴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20多年跟设备打交道,使他练就了一身业务精通、教导有方的真本领,他常说:“要想干出成绩,不是一个、两个人的努力,而是要靠大伙的团结协作。”在走进车间的第一天起,他就和大伙紧紧地拧成一股绳,有困难一起度过,有荣誉一块分享。每天除八小时以外,他勤思考、多琢磨,才有了卷弧机、翻矸机等一些新设备的成功投入。

在师带徒上,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思想上不敢有半点儿松懈和麻痹。正是如此,他带出了数十名技术精湛、吃苦耐劳的徒弟。他常常把这句话作为见面礼送给徒弟——工人当好了,照样有出息。

谷现义:“就算是公家的,也得省!”

受兄长们的熏陶,三弟谷现义继承了哥哥们努力学习、敢于吃苦的好作风。1989年参加工作后,他放弃了地面舒服的岗位,主动申请到掘进一线。工作中,他事事干在先,时刻以兄长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之后,由于工作踏实,被调到地面,担起了材料员这个担子。

在材料员这个岗位上,谷现义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淘宝”小窍门。就在不久前,看到工友将一些托盘随手扔在巷道,谷现义马上将其“淘”了回来,并对其进行修复再利用,无论是小螺栓、小螺帽还是钻杆、钻头,都给矿上节约了不少。

就算是公家的,也得省。没事爱“淘宝”,是谷现义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走路时看见被丢弃的小螺丝、小垫圈,他都如获至宝;平时队上淘汰的报废锚杆,他也会把其用在其它地方,琢磨着如何再次利用,因此得了个绰号——“淘宝王”。

现如今,他们哥仨勤于学习、善于钻研的精神,更为青年员工树立了榜样。

(张新红)

谷现义

谷现明

谷现荣

上篇:没有了
下篇:杨队长,你在干吗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1/20150127M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1/27/10948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