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忠照
多年前,有人听说我要去西安进货,就惊讶地说:“你拄着拐杖,又听不见,到了西安,不被人坑得东南西北都找不着才怪……”
我听着就笑了。因为我眼里,西安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地方。
第一次到西安进书,是在玉祥门外,当时那儿刚刚建起一个小图书市场。我随意走进一家批发部,女店主就热情地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我说:“旬邑的。”她说:“那么远啊?”急忙搬过凳子让我坐下,又倒了一杯水,让我先歇歇。并说:“我这里的书,你可以随便选,我会给你最优惠的折扣。”这些话让我心里热乎乎的。等我选好书,女店主热心地帮我把书装进蛇皮袋还送我一个她自己的行李车,她说:“看你这么困难,我把这个行李车送给你吧,反正你以后要经常来进书,用这个也方便……”
这几句话,让我感觉像见了亲人一样亲切,也让我对她有了深深的信赖。打那以后,我每次到西安,就先到她的店里选书,她没有的书,我再去其它书店里寻找。当我把从别的店里买的书,一包一包提过来寄放在她店里时,她并不觉得麻烦,总是热心地帮我看管。等我买够了自己需要的书,她又一一帮我装进袋子,抬上行李车。还有一年春节,我急需一批纪念性的年画,可这个市场又没有,这个店主就热心地托人帮我去别处找,令我感激不已。她的热心,让我对西安这座城市有了很大的信心。所以,当两年后这个批发市场拆迁了,我再去别的市场也不觉得胆怯。
后来进书的西五路图书市场离五一车站很远,每次我下了班车,就要赶到玉祥门外的公交车站乘车去五路口。因为听不见报站,每次上车前,我都把地址写在纸条上,上车后先给司机看一下,请他到站后招呼我一下,司机当然都爽快地答应。我身边的座位上,不管是男女老少,看见我拄着拐杖摇摇晃晃地站不住脚,都热心地让出自己的座位让我坐下。每次,我总是激动地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念叨:西安的人真好啊。
多年后,图书卖不动了,我改为经营副食饮料。在西门糖酒副食市场进货,跟批发商们渐渐熟悉了,人们也就热心地在价格上给我一点优惠。每次我选够了货物,店主就热情地帮我叫一个三轮车,并替我和车夫讨价还价。那些车夫也很朴实,他们不嫌弃我的货物凌乱,总是耐心地跟着我一个批发部一个批发部地去装车。完了,扶我坐上车,他们就拉我到五一车站,又一箱一箱帮我装上班车。
前年,我到省作协办事,原本想当天返回,没想到在咸阳耽误了一下,到西安后,等我办完事,已经到黄昏了,雨水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我不知所措地站在作协楼下,心想要是住宾馆的话,我根本住不起,也没带那个钱,去找一个廉价旅社吧,又不知道附近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就在我踟蹰不定的时候,创联部的许老师下班看见我,问清情由,他热心地把我带到临近宾馆,自己掏钱安排我住下。
那个晚上,我躺在宾馆,心里又飘过一丝暖流:西安,它依旧是那个充满别样温情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