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田一政《风姿花传——山形·银山温泉》,摄影,1976年。在须田一政的镜头中,羊不再是诸神的代言,本身即具备神秘和崇高的灵性。
什乌里翁内斯《山羊》,1904年;什乌里翁内斯绘制的作品《山羊》中,一只意象化的山羊从黑暗的森林走来,离开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他是逃难的王者,也是凄清的幽魂。
杰米·怀斯《女士的肖像》,1968年;人走到哪儿,最终都离不开故乡,羊被赋予再多涵义,最终也还是离不开田园。在《女士的肖像》中,杰米·怀斯像描绘贵妇一样描绘一只母羊。她生于,也永远属于这片高贵的土地。
何塞·德·里贝拉《牧羊人朝拜》。“牧羊人朝拜”是基督宗教绘画的经典题材之一。何塞·德·里贝拉的宗教绘画体现出强烈的造型感和极端的情感因素,在《牧羊人朝拜》中,画面左下方的绵羊是唯一一个画中角色与观众视线相对。它也是观众的化身,朝拜着刚降生的牧羊人,等待回头的归程。
明代陈子和《苏武牧羊图》。《苏武牧羊图》寒气逼人,而且食草的羊群皆为公羊。这是因为传说匈奴单于许诺苏武,一旦他放牧的羊群生了羔羊就放他回中原,苏武到达牧羊之地却发现所有的羊都是公羊。
毕加索《春天》。在地中海文明中,头胎羔羊即被视为春天和胜利的象征。《春天》是毕加索绘于75岁的画作,一只山羊仰起头来吃树上刚长出的嫩叶,一个小男孩躺在绿色的草地上惬意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