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陕西省新设立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生存发展调查

八成多企业已享受“先照后证”

2023年09月06日

为了解陕西省企业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在十地市随机抽选150家新设立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进行专项调研。82.4%的新设立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表示在工商注册登记中享受到了“先照后证”的办理方式。其中,88.8%的企业认为改革后企业申请便利多了;60.0%的企业表示从递交注册申请至拿到营业执照用时不到10个工作日,企业筹建时间缩短;71.2%的企业表示从递交注册申请至拿到营业执照花费不足500元,节约了企业创业成本。

民间投资创业热情高

去年3月,国务院颁布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我省实行“先照后证”、“宽进严管”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稳步推进登记制度改革,通过放宽市场主体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等准入条件,简化登记注册程序,下放登记管辖权限,降低了创业门槛,有效激发了民间的投资创业热情,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吸纳就业作出积极贡献。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27.61万户,同比增长40.7%,增速位于全国前列。

运营资金不足 核心人才缺乏

据调查,由于新设立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大多处于前期初创阶段,企业资金投入有限,资金周转较慢,部分企业靠原始资金艰难维持;随着经营的持续和业务的拓展,资金短缺和融资难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调查显示,32.4%的企业表示运营资金不足。

新设立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用人方面压力不大,但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员“一才难求”。随着经营逐步走向正轨,生产规模的扩大势必增加对人员特别是技术人员的需求,但受人工成本增加、企业自身经营环境不理想、从业人员流动性强等因素影响,企业很难招到业务能力较强的满意员工。38.4%的企业表示下一年度会有人才需求和招聘计划。

经营场所有限 市场竞争激烈

改革后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简化了登记手续,放宽了(经营场所)环境要求,为小微企业、初创企业快速进入生产经营创造了条件。但从企业发展来看,良好的生产场地和经营环境是提升企业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调查中,部分新设立小微企业反映,其经营场所仅有一个门面房或者是在民房、仓库办公,经营场所极其简陋,影响企业后续发展,但如果想迁入条件完善的工业园区则需要交纳昂贵的租用费,企业难以承受。同时面对萎缩的市场和已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老企业,新设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生存发展压力巨大。

企业生存发展有“四盼”

一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35%的新设立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切实解决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新设立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大多规模小,经营层次低,资金、人才等生产经营要素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弱。企业急需政府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同时健全和完善金融服务,引导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切实解决企业经营中资金不足的困难。

二盼加快配套制度改革

新设立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普遍对政府加大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比较赞成,同时也希望加快配套制度改革。如一些企业反映,盐业专营证、烟草专卖证、物业管理准营证等审批条件和程序还需进一步简化公开,企业公章定点刻制、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制作、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等申办收费标准仍高于市场价格,创业补助资金、银行贷款担保抵押、特殊行业职业资格证等申办仍然存在一定难度等。

三盼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

政府应强化信息共享,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联动效应。因此,建议由工商部门牵头、其他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开发建设一套统一的市场主体监管体系,在信息共享平台上及时上传市场主体资质审批、信用等级、违法事项等相关信息,形成部门联合监管,构建统一规范的市场监管体系。

四盼“宽进”“严管”同时推进

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改革要取得实效,需在放宽准入的同时,加大严管,从事前防范转向事中监控和事后追究惩戒。充分利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全面深度整合各部门掌握的信息资源,把企业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工商登记、税收缴纳、工资支付、社保缴费、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等信息纳入信用公示范畴,实现登记机关、政府部门、社会需求信息共享,督促企业合法经营,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张维)

上篇:没有了
下篇:发电企业与用户直接交易试点确定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2/10/11450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