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连日来,澄合王村煤矿以学习贯彻集团、公司(局)“两会”精神为契机,要求职工牢固树立“节约”意识、“淘金”意识,以抓好节支增效、修旧利废为重点,认真将“两会”精神践行在实际工作中。
“遇到棘手的难题,我们就借助网络在线学习,再进行实际操作检验,研究出可靠、有效的修理方法。”安装队刘有庭信息十足地说道。
该矿鼓励全员学习设备的安全性能原理及维护保养知识,减少人为因素的设备损坏。矿上的技术能手经常利用每天上井后的休息时间,集合在一起,采取理论学习、问题讨论、实际操作等方式集中学习矿井设备检修修理知识。从各种材料的构成及内部基本组成、电气工作原理等进行全面学习掌握,一点点学,一件件过,对易出现的故障点进行详细研究、相互讨论。
在加强成本管控方面,细化材料和废旧物资的建账管理与回收复用,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在材料发放方面,严格材料领用审批制度,严把材料验收、使用、回收关,严格执行交旧领新制度,确保材料质量合格、不丢失、不浪费。每月对各区队材料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通报汇总,找出存在问题,确保各区队材料使用成本控制在企业下达指标范围内。供应科赵娜对大伙说:“每个月,我们供应科包队人员都会和纪委、监察部门人员,不定期对区队库房进行材料盘点,对库房货物做到心中有数。”
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该矿将技术创新与修旧利废紧密结合起来,按照“能修理的不加工,能加工的不领取,能自制的不外委”的原则,科学降耗、变废为宝。平日从井下、井上收集来的废旧电源控制盘、废旧开关备件、电动工具等“患病”材料,由技术人员精心进行“治疗”,直至成功“复活”,“再上岗”二次复用,重新焕发了生机。同时,实行修旧利废承包制,承包单位可自发制定可修复材料价目表,本单位修复不了的废旧材料或材料加工,承包修理,本单位附以相应费用,从而不断加强井上下废旧材料的回收复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物资价值。
“虽然每月修旧利废数量可能不多,但积少成多,一个月、一年算下来就是个大数目了。”机运队赵成宇笑呵呵地说。 (张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