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的习俗在全国各地都存在,当然一些少数民族如西藏、新疆、青海等地的少数民族,是不祭灶的,但会以另外的方式进行。一般来说,各地以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为多,也有少数地方是二十五。祭灶大多以食物为主要祭品,但各地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也形成了不同的祭灶风俗。
北方用糕点、糖枣祭祀
河北:“祭灶”,十二月二十三日,为祭灶日,相传是晚灶君上天朝玉皇,报告人家一年之善恶,以凭赏罚。故各家于是晚供灶君以糖饼、糖瓜。(民国《万全县志》)
内蒙古归绥:二十三日,“祭灶”,以糖饧弥神口,焚之,愿其上天言好事也。(民国《归绥县志》)
陕西咸阳:二十三,或二十四晚,以圆饼、饴糖献厨内,梦纸印灶神像,谓之送灶。(民国《重修咸阳县志》)
山东章丘:二十三日,夜以糖瓜、糖枣之属祀灶,曰“醉司命”,俗呼为“小年下”。(道光《章丘县志》)
南方多用蔬菜瓜果
上海:二十四日送灶。用酒、果、粉圆,又谓灶神朝天言人过失,用饴胶牙(俗为“元宝形”,名“廿四糖”)(同治《上海县志》)
广东佛山:二十三日“小除”祀灶,以金橘、糖豆为献。(乾隆《佛山忠义乡志》)
浙江杭州:二十四日“祀灶”,不以穷富皆备蔬食、花饧、米饵及烧替代。此日,市间及街房叫卖五色米食、花果、胶牙饧、箕豆,叫声鼎沸。
豆腐做祭品
江西袁州:腊月二十四日为小年,扫屋尘,用米实、饴糖、豆腐“祭灶”,俗云糖粘神口,虑其奏人过失。(乾隆《袁州府志》)
湖北汉口:二十四日为“小除”,俗云“过小年”,洁除诸屋。“祀灶神”,俗云送灶神上天,用果糍、豆腐,以糖为饼,或云食糖则口甜夕或云粘住灶神嘴,勿令说人间是非,皆足以资笑柄。(民国《汉口小志》)
以槽草秣灶君马
河南尉氏:二十三日“祀灶”,设饴糖、祭品于旁,具豆草饲灶神所乘马。二十四日为舍宇。(光绪《尉氏县志》)
湖北长阳:二十四日,用饴糖成个,曰“灶糖”,盛以盘,杂粮、茶叶另一盘,为“马料”。将锅灶打扫洁净,排列各盘锅中,以杯盛油。彻夜长燃,烧香纸、鞭爆“祭灶神”,谓之“过小年”。(同治《长阳县志》) □倪方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