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北客运站,作为这座古老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每天承担着发往铜川、延安、榆林等市县(区)及部分省际班车的客运任务。春运对于客运人来说,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镜头一:尽一份责任心,只为乘客安全出行
2月6日,春运第三天。早晨寒风依旧刺骨。客运站一线员工六点已守候在各自岗位上。作为出站口的安检员,张园和其他3名员工早早开始了一天繁忙而有序的工作。
他告诉记者,车辆安检是检查客车安全出站的最后一道关卡,把好这道关,就是给予乘客生命财产最坚实的保障。防护链、防滑沙、三角木、铁锨四件工具,是应对恶劣天气的好助手,缺一不可。
出站检查的工作细碎而繁琐。在5℃的低温下,张师傅带领安检员严格检查防护连接口,确保每条防护链不出纰漏,同时上车查看每位乘客是否系好安全带,并对未系好安全带的乘客耐心劝解,直至一切安检合格后,才准许驾驶员登记出站。
“先查防滑,安全带;点完人数,再登记”,这是张师傅提出的安检工作流程,驾驶员们对他娴熟的技能和工作态度赞不绝口。
“这都没什么,只是工作时间长了,有了些经验,只要按标准流程去做,就能做好安检工作,确保每辆车安全出行。”张师傅说。
镜头二:多一份耐心,让乘客舒心出行
上午十点,一名乘客带两个小孩持一张成人票进站。按照规定,一名乘客只能带一名免票儿童,另一个需购买半票。但乘客不理解,并大声嚷道:“我来时都不用给娃买票,回去咋要买票?你们这是变相收费……”检票员雷烈琴微笑着向乘客耐心解释需要购票的原因及利害关系,这位乘客最终表示理解,并购买了半票。
客运站董事长李建军说,这种现象几乎天天发生。像小雷这些90后检票员,能以这种豁达的心态认真工作,除了遵守规章制度练就一身过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拥有将旅客视为亲人的胸襟。
当归心似箭的旅客能够按时乘车、安全回家过年时,他们开心的笑脸与道谢的话语,就是送给客运人最好的新年礼物。
本报记者 胡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