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春节来得特别晚。根据现行农历,2015年正月初一要迟至2月19日才会到来,因此它将是整个21世纪以公历衡量最晚的一次春节。如此姗姗来迟的新年让不少上班族痛心疾首,却令享受38年来最长寒假的学生欢欣鼓舞。那么,这个“世纪最晚”春节的罪魁祸首是谁呢?
答案就是刚刚过去的闰九月。由于今年农历有闰月,全年13个月,才导致2015年正月向后延迟了许多。
部分读者可能会意识到,2014年是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经历闰九月。也难怪,上一次闰九月还是1832年的事,而下一个闰九月要到2109年。
为何农历要有闰月呢?闰九月为何如此罕见呢?
由于天体运行周期的复杂性,完全按照天体实际运行规律设置的历法需要频繁调整,不利于使用。因此许多历法不会机械地反映天体运行,而使用简单固定的循环周期,在误差逐渐增大时再行调整,这就是所谓置闰。
司马迁主持修订的《太初历》则明确了冬至永远落在农历11月(冬月)的规则,如果前后两个冬月间有12个整月,则该岁就为闰岁。
细心观察闰月出现月份就可以发现,农历闰月以仲春到夏天的几个月为多,即闰三月、闰四月、闰五月、闰六月、闰七月较为常见,尤以闰五月为佼佼者:在1810年到2409年之间,闰五月多达43次。与之相比闰九月不过5次,闰正月不过2次,闰腊月更是一次没有。
等着过闰春节的小伙伴也不用过于气馁,根据现行农历预测,2262年会有闰正月,3358年会有闰腊月,到时也许能收双份红包呢。 (郑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