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历史上有名的“芝麻官”

2023年09月06日

在古代,县令这样的“芝麻官”非同小可,是“造福一方”不可或缺的官员,是整个“传送带”中的关键环节。古代的“芝麻官”,被升迁或革职都是常事,在官场能走多远,关键还看自己的德行。

国家栋梁——黄霸

黄霸,西汉阳夏人,史学家班固曾评论说:“自从汉朝建立以来,要讲治理百姓的官吏还是数黄霸第一。”黄霸还在年少时,就立下了做一名好官吏的志向。由于汉时并无科举制度,汉武帝为缓解财政困难,发布诏令,凡是向国家贡献财产的给官做。黄霸便用粮食换了一个卒史。

黄霸不坐轿,不骑马,骑着骡子带一个管家去上任。进入其管辖颍川地界,一路上看到逃荒要饭的百姓群一拨又一拨,他就和这些百姓聊起来,问他们为何要背井离乡?逃荒者告诉他因为他们的土地被豪强恶霸掠夺去了,无田可种,不逃荒就得饿死。黄霸说,为何不去县衙告状?逃荒者哭诉:进衙门告状,未开口先挨打,谁还敢去啊!

但在路上,也有让黄霸眼前一亮的地方。到了岭武村,满山树木葱郁青翠,牛羊在田间山边吃草,家家炊烟袅袅,一派祥和的景象。同一块土地上,竟有不同村庄,一边逃荒要饭,满目凄凉;一边安居乐业,牛欢马叫。

强烈的对比使他明白了,不是颍川“刁民”难弄,而是豪强恶霸作祟。然而,黄霸到任后先不触动和打击豪强地主,他认为打击这些人的时机尚未成熟。在他看来,最重要的事是重视农桑,发展生产,丰衣足食,使农民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子儿女。流亡农民见有了出路,便纷纷返乡耕种。

经济上打下了一定基础后,他开始打击豪强地主、恶霸、地痞。凡证据确凿,便狠狠地打击,让他们补足拖欠国家的税款,返还强占百姓的土地、粮食、牧畜、房屋。当然,黄霸也不忘教化他们,给他们出路,让其全家老小开荒种田,自食其力。其他豪强害怕了,便老老实实上缴税收,偷偷地返还强占来的土地,黄霸也就不再追究。五年之后,颍川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成了繁华富饶之地。

黄霸靠他的政绩和治民教化为先的治国之道,从一个小吏一步一步升到相位,史书上称赞他“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汉宣帝也赞扬他是“贤人君子”、“国家栋梁”。

反腐清官——海瑞

海瑞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之一。他那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性格和清廉正派、搏击豪强、维护百姓的行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海瑞从作教官时起,就禁止学生送礼。在浙江淳安任知县时,虽是百姓眼中的“芝麻官”,他到任后马上定下许多规矩,如均平徭役,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其中最让人敬佩的,是反对贪污。

海瑞革去了历届相传的知县常例。所谓“常例”,就是摊派在田赋上的加收,作为县官的补贴。他反对行贿,自己从来不干。有人劝他随潮流一点,他愤然道:“全天下的官都不给上官行贿,难道就都不升官?全天下的官都给上官行贿,又难道都不降官?怎么可以为了这个来葬送自己呢?”又说:“充军也罢,死罪也罢,都甘心忍受。这小偷行径,却干不得!”

照例知县进京朝觐,可以从老百姓头上摊派四五百两银以至上千两银子,以便进京行贿,京官把朝官年看成是收租年头。海瑞在淳安任上两次进京,只用了路费银四十八两,其他一概裁革。

海瑞在淳安是有名的穷知县,他“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作巡抚时,拒绝人家送礼,连多年老朋友送的人情也婉言谢绝。他做官多年,过的仍然是穷书生的日子。有一天,海瑞买了两斤肉,为母亲过生日。总督胡宗宪听到后,大为惊奇,对别人说道:“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盖笑之也。”罢官到京听调时,穿的衣服单薄破烂,吏部的熟人劝他,才置了一件新官服。祖上留下十多亩田地,除了母亲死时,朋友送一点钱添置了一点墓地外,没有买过一亩地,买过一所房子。买墓地用了一百二十两银子,也是历年官俸的积余。

海瑞从“芝麻官”做起,刚直不阿,廉洁奉公,步步高升,最终成为封疆大吏。就在海瑞死前三天,兵部送来柴火银子,一算多了七钱银子,他还让退回去。死后,更是“贫无可给棺椁,士大夫醵金以殓。士民哭公至罢市者数日,祭于涂,累数百里不绝。” □魏琪

上篇:没有了
下篇:古人之智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2/2015022606-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2/26/11491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