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聚焦城市老漂族

何处是我家

2023年09月06日

有这样一群老人,年迈的他们,背井离乡,来到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只为照顾自己身在异乡的子女和他们年幼的孩子。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他们的内心也有着不少烦恼。这些为照顾孙辈而在晚年漂泊异乡的老年群体有一个令人心酸的定义——老漂族。

“我活了大半辈子,临了却成了‘空中飞人’”

2月24日,农历大年初六,绥德县城。62岁的马武和他的老伴像许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一样收拾起行囊准备坐火车到西安。临行前,他拉着85岁老母亲的手久久不肯松,“我不孝顺啊,可是孙女那么小,我顾得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

两年前,马武的孙女出生,小生命的到来让毫无经验的儿子和儿媳妇忙得焦头烂额。雇保姆吧,既费钱又不放心,于是退休的马武和老伴决定来到西安,当起了孩子的“全职保姆”。每天清晨小孙女还没起床,马武就得把稀饭熬上,然后赶紧出去买菜。等他回来,老伴做饭,陪小孙女玩耍就成了他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家、菜市场,两点一线,天天如此。

“在老家只要没事,我们老两口都会出去转悠,我喜欢下棋,老伴爱跟老姐妹跳跳舞,日子有滋有味。”说起在老家的生活,马武脸上露出笑容。“可是现在什么都干不了。有时候趁着周末家里人多不用我看孩子,我就想出去下个棋,可是这城里的高楼大厦,大家谁也不认识谁,我能找谁下。”棋瘾来的时候,马武只能在IPad上玩玩网络象棋来缓解。

可跟罗健相比,像马武这样的老人还算幸运的,因为罗健这一漂就漂到了国外。罗健的儿子从小读书争气,在西安交大本硕连读念完后,去了悉尼读博士,毕业后就留在了那里工作成家。一年前,孙子出生,老罗坐了16个小时的飞机赶过去帮忙。“到了国外,我就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不会英语,看不懂电器说明,不敢出门。除了带孩子就是坐在家里发呆。”签证到期,老罗回到国内松了一口气。不过他的轻松日子也只是暂时的,几个月后他又要继续飞往悉尼照看孩子。“这样飞来飞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我活了大半辈子,临了却成了‘空中飞人’。”老罗无奈地叹了口气。

“我们老两口过了一辈子,老了却要分居”

69岁的薛胜利没有成为老漂一族,可是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寂寞凄凉。为了照顾孙子,老伴半年前就“弃他而去”离开山西老家。

“不是我不想去,我膝盖骨有伤,平时出门走几步路都得带个小板凳坐着歇上一会,老伴劝我留在家里,别去给儿子添麻烦了。”这下薛胜利的饮食起居都要靠自己。一辈子没做过饭的老薛,开始自己捣鼓着做饭,可是半年下来他的厨艺还是停留在下碗面条上。“别的饭,太麻烦,面条最简单,吃饱就行。”剩下的时间,老薛都喜欢待在院子里跟大家聊天,因为家里太冷清了。

而在西安照看孙子的老伴过得也不轻松。每天照顾年幼的孙子已经让上了年纪的她有些吃不消,可是她还得担心哪做得不好惹儿媳妇不高兴。有一次,她端孙子小便,手没抱紧,将孙子摔到了地上。媳妇一把夺过孩子,嘴里还骂骂咧咧,她站在一边一句话也不敢说。晚上,她想给老伴打个电话诉诉苦,可是怕老伴操心,还是忍住了。“我真是想回家了,老头子天天吃不好穿不好,我上回回家家里都快乱成‘猪窝’了。在这我提心吊胆,还得看人脸色,出力还不讨好。我们过了一辈子了,老了老了,却要分居。我是有苦说不出啊……”

“我不敢生病,怕给儿女添麻烦”

除了融入不了新环境产生的孤独感,与子女生活习惯不同容易产生矛盾,老漂一族遇到的更大的问题是看病难、看病贵。

52岁的四川大妈杨娟芳是个利索能干的老人。来到西安两年的时间里,她除了照顾外孙女,还把家里收拾得妥妥当当。家务活基本上全包的她从不喊苦喊累,可是谁也不知道她常常胸部疼痛。原来2012年,来西安之前,杨娟芳查出了乳腺增生。医生除了让她吃药按摩外,还叮嘱她一定要按时复查。可是来西安的两年多时间里,她连一次医院都没有去过。

“我没有这的医保卡,彩色B超检查一次要将近200块,我估计我没啥大问题。你看,连我吃的药都是在老家买好的,老家那的医保卡西安的医院用不了,我也不想给女儿添负担。”虽然杨娟芳总自我安慰告诉自己没事,可是越来越明显的疼痛感,让她不得不考虑向女儿“请假”回老家看病。“如果在西安查出来有问题,就得动手术。异地医保就医我们不知道怎么办手续,还是回老家方便,有当地的医保卡住院也花不了多少钱。”

在记者走访的西安市几处小区内,许多家庭都有“老漂族”的存在。消除漂泊异乡产生的烦恼,既需要老人自己调整心态融入新环境,也需要子女的关爱和宽容,更需要相关养老医疗等政策的完善。 本报记者 钟洁

上篇:关注2015年两会的十个理由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3/20150302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3/02/10960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