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车骑乡间

2023年09月06日

车身飘过,泥巴与庄稼的味道萦绕。

这条路,我偶尔经过。春天,这条路还是泥石路。离城区就十来公里,完全是一派农村的样子,还没有被城市“侵略”的痕迹。不像另外一条路,三年前,春天是菜花、夏天是苞谷、冬天是长得很壮实的油菜,现在却让五颜六色的建筑围板圈起来成了工地,跟万国旗一样,一块又一块,围板上写着开发商的公司名。要不了多久,二十层、三十层的商住楼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地一栋一栋地生长起来,谁也挡不住的。油菜花开时,连续骑了几趟,生怕以后就再也看不到了。

车骑乡间,感受乡间的四季变化,感受庄稼年年轮回般的生长,感受路边不时变化的风景,同样地感受到当下社会的急剧变化。

车骑乡间,很多时候,觉得是与曾经知青岁月的对接:春天播种,夏天薅秧,秋天打谷,冬天烤火(我下乡的地方是山区)。现在,车骑到满山满田的葡萄村。冬天剪枝、初春施肥、仲春花开,盛夏来的时候,早熟葡萄就可以尝鲜了。早熟到晚熟,一直要吃到秋天。那时田土只种粮食,或者按上级的规定种,从来没有种过葡萄,饭都吃不饱,还种葡萄?现在把田里的水放了,种上葡萄,把山上种红苕的土腾出来种葡萄,甚至把种菜的地也拿出来种葡萄。到了收葡萄的时候,尤其是周六周日,城里各式各样的小车就开来了,停在路边,或者到葡萄地里采摘,或就在路边摊子上,跟农人谈起价格。我虽从来没有买过路边的葡萄,但是我比涌进来买葡萄的人幸福。我见证了葡萄在农人辛勤的劳作下,从剪枝到施肥到整枝到开花到挂果到套袋到摘果到卖的全过程。到了夏去秋来的日子,整条路都弥散着熟透葡萄的甜香,还有些酒的味道。自从我有了微信,我便把这景致放到我的微信上。这样,微信圈子里的朋友,无论省城的还是本地的、上海的还是北京的、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能看到这一切。学着微信段子样式,煽情地在图片后附言:“庄稼的生长,以及轮回生长的庄稼,年年如此,不像人,只有一回。”

一个经历过饥饿的人,对粮食有着不一样的感受;一个认真栽了四季秧子打过四季谷子的人,对稻谷有着不一样的情感。车骑乡间,谷种下田了,白色的地膜在春天的阳光照耀下,格外耀眼。栽秧子了,三五人弓着腰,全然不像知青时,一个生产队的男人都得出来栽秧,十四五岁的娃儿只要没有读书的,也得下田栽秧。骑车在栽秧季节,凡有栽秧的,我都会停下车来,静静地看着路边或者隔条沟隔条坎的农人们栽秧子。奇怪的是,现在栽秧打谷大都是女人。当知青时,女人是不下田的。现在,男人们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的女人们,除了带娃儿看老人,还得下田栽秧打谷哩!

一天,骑车走一条从未走过的新路,爬坡时费力不小,坳口一过,却是另一番景象!“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图景,是陶渊明一千六百多年前写的,还是陶渊明梦醒时,于此按图索骥写的?自行车上的我,有些恍惚。两道山梁的中间,一冲稻田,一块接一块,秧子滋滋生长,全部封林,足有半人之高,车上已经看不见秧子下面的水了。稻田的田坎和路边的地,尽是已经抽穗的高粱。在平坦的水泥村道上,只有自行车的车轮与路面摩擦的声音,滋滋,滋滋,滋滋……十来分钟后,冲口尽头,粉墙黛瓦的农舍,鳞次栉比,祥和而安静。 □刘火

上篇:没有了
下篇:风俗谈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3/2015030306-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3/03/10965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