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贫瘠比物质的贫瘠更让人可怕,所以精神帮扶比物质帮扶更能让人走出贫困”。传统的羊年春节还没有过罢,安康市慈善协会第九志愿者小组组长周育论就已开始筹划新一年里的慈善行动,他告诉记者:“我们的慈善理念首先是坚持对那些贫困的人从精神和文化上给予扶助。”
说起周育论的文化慈善理念,该慈善小组成员汪新向介绍,周育论作为安康市人社局副局长、市技工学校校长,先后两次为他主政的技工学校捐书近2000册,价值近5.6元。在他的关爱下,学校有了汇集安康十大县区的地域文化书籍和学生适用的工具书,为全校师生建立了自己的图书室及阅览室。为了让更多的人有书阅读,周育论无论身到何处,只要看见有合适的书籍,他都会买下来。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在为他的捐赠对象搜集书籍。作为一种精神慈善、文化扶贫行为,买书、找书和捐书,已成了他多年来的一种习惯性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从2004年至今的十年间,他先后为本省内外和安康当地的大中专学校、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城镇社区等图书馆(室)和农村文化室、党员活动室捐书1万余册,价值30万余元。他所领导的慈善小组的志愿者,坚持自发自愿作为,在完成市慈善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的同时,近两年来,捐赠资金、物品、书籍共计达四万余元。
文化慈善是他们慈善小组的招牌行动。去年新年的第一天,春寒料峭,周育论率领成员第二次到位于香溪洞风景区内的安康香溪书院捐赠自然科学书籍、区域文化书籍、健康教育书籍等133册,价值2684元。加上第一批捐赠,共计为该书院捐赠图书千余册,价值近万元,以此拉开了他们去年系列慈善活动的序幕。
今年初,慈善小组在慰问平利县龙头村3户困难户的基础上,自筹资金220元增加慰问了汉滨区朝阳社区1户。同时筹措资金3000元,慰问石泉县畜牧中心病故职工家属胡家秀和岚皋县民主镇困难户曾宪成两户家庭;慰问汉滨高中患病学生马伊皓,送去慰问金500元;筹资3000元,慰问困难患病职工2人。捐赠汉滨区朝阳社区图书339册,价值11186元。
在周育论的示范和感染下,安康慈善第九小组依托安康市技工学校为平台,开展慈善活动进校园、进课堂、上舞台,把校园作为宣传慈善事业的主阵地,让慈善深入师生心灵,得到传承和发展。 本报记者 杨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