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婉
上元佳节,一元复始。欢乐的锣鼓敲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
人们刚从新年的欣喜中走出,便又逢上“月半大如年”的元宵佳节,自然会庆祝一番,于是,吃元宵、挂花灯、放烟火、舞龙狮次第进行,不过,细究历史,发现此佳节,汉代就已出现,有《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为证,详尽描写了此节的盛景。
延续到隋朝的元宵节,另有景致。在隋朝,不光燃放烟火,还有马戏杂耍:“万户皆集会,百戏尽前来。”“抑扬百兽舞,盘跚五禽戏,狻猊弄斑足,巨象垂长鼻,青羊跑复跳,白马回旋骑。”(薛道衡《和许给事善心劝场转韵诗》)真正热闹非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隋炀帝也写了一首不错的关于元宵的古诗:“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元宵节光彩流溢的热闹盛况,文采斐然,也算是好诗。
唐诗中的元宵诗,也不在少数:唐诗人张祜在《正月十五夜灯》诗中说:“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帝京大门洞开,近郊百姓纷纷相拥进入观灯,人潮如海。看来,佳节人人欢欣,连一向小心的皇家,也会解除禁忌。再看,同时代诗人苏味道有《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鸟去,明月逐人来”;另一位诗人崔液在《上元看灯》一诗中也写道:“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来端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形象地描画出元宵佳节夜晚,天上明月如盘、地上彩灯高悬、灯月交相辉映、人间处处狂欢、举家共祝团圆的良辰美景好节日情景。
新年有饺子,元宵节也就有汤圆。汤圆、汤圆,团团圆圆之意。宋朝词人姜白石写到:“元宵争看彩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写出引车卖浆、小贩生活的艰辛。牧溪的“白糯三捶粉已粘,赤豆如沙和蜜甜;眼见陶缸米已罄,孤灯一去夜不还。”讲的是汤圆的制法和味道,另辟蹊径。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在月灯交相辉映的元宵佳节,采撷三两句唐诗宋词,与香甜的元宵,一同细细品尝,也会发现,那墨香古韵、典雅古朴的古诗词,竟也是悠远绵长、滋润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