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大学生不读《红楼梦》谁之过

2023年09月06日

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作家二月河3月4日下午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中国大学生读不下《红楼梦》是耻辱。同时提议给作家免税,降低书价。

201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网上发起一项“死活读不下去前10名图书”的调查,结果《红楼梦》高居榜首,成为“最难读”之书。其他古代三大名著悉数上榜。

对我国学生来说,读书的最大价值就是升学,凡是对升学有用的书,学生不愿意读,也得读,而凡是在升学中派不上多大用场的书,学生就是想读,学校老师和家长也要限制学生读,担心浪费时间,影响升学。另外,就是与升学相关的书,学生“读书”,也是为应试,包括提炼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组词造句等等,这种读书,完全把一篇美文弄得支离破碎。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读书的乐趣。一旦离开升学的环境,很多人都不想再读书。

我国一直在谈学生书包沉重的问题。而其实,国外学生的书包也不见得轻,但国外学生书包里放的书,和我国学生大不相同,我国学生装的都是教材和教辅读物,而国外学生装的多是自己感兴趣的“闲书”,在长期的阅读中,培养起阅读的习惯,这种习惯对其终身都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大学生在大学中,本可读自己喜欢的书,可由于阅读兴趣的丧失,很多学生宁愿选择睡觉、打游戏,也不愿意去图书馆读书。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的阅读,依旧呈现功利化的倾向——有考研、出国、考公务员、考证打算的学生,在大学里主要读的就是这方面的书,就是大学生为毕业、获得学位必须修读的课程中,学生也重视能派上就业用场的“工具课程”(英语、计算机、专业课程等课程)的学习,而对一些基础课程,比如大学语文、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很多学生认为“无用”,甚至要求学校取消这些课程。可想而知,《红楼梦》这样的文学名著,在他们心中会是怎样的地位?读了能派就业的用场吗?派不了用场,为何要读?

读书当然有功利价值,但是,如果太过强调功利教育,而忽视非功利价值——认识自我、完善自我——那么,人的精神世界将变得贫瘠。我国应该反思功利教育对学生造成的终身影响,让教育关注每个学生个体,促进每个个体的完善,而不是只是实现升学、就业的工具。 □熊丙奇

上篇:乡村教师待遇要让人嫉妒才达到目的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3/2015030905-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3/09/10981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