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张平·
春节长假,随身带了本《文化苦旅》,回到乡下老家居住。
乡村的夜总是来得特别早,过了晚间八点,基本就没人走动了。于是,我也乐得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刻,便放下窗帘,围着炉火,泡上清茶一壶,在沉静的灯光下,手捧好书一卷,感受这乡野冬夜的另一番滋味。
《文化苦旅》我不是第一次读,可是由于年龄不同、环境不同,心境也跟着变了。听着窗外夜色中时紧时疏的鞭炮声,看着老母亲专心致志地整理着衣柜,我的心彻底地被这抹温情占满,昔日里与别人争高论低的各种心思也慢慢地隐退,只盼着能够永远地留在母亲的身边,静坐在老家的炉火旁,像今日今时这样熨贴地开始阅读。追随着余秋雨先生的脚步,从大西北苍凉的莫高窟起航,在凛冽的朔风雪雨中感受着中国悠远而深沉的人文山水。
我没有远行的经历,可是这并不能阻止我想飞的心,借着这本《文化苦旅》,凭借着自己仅有的一点儿文学常识,我寻觅到了三峡的历史踪迹,见识到了庐山的“真面目”,游历了江南水乡,顺道全身心地倾听了一段白娘子和许仙的感人故事;记住了中国版图上具有人文气息的五座城市——开封、南京、成都、兰州、广州,更是领教到了上海腔调的魅力、龙华桃花的色彩、文人墨客的沉稳,于山水风物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个人的渺小。
火炉里的炭火噼里啪啦地闪动着火苗,窗外,传来远远近近稀疏的狗吠声,母亲急急地唤我上床睡觉,于是,我不得不合上书页,暂时离开这动人的情节,躺在床上陪母亲闲聊起来。谈到了远在新疆当兵的弟弟,母亲不由地哽咽起来。我的心也跟着狠狠地揪着,不知道如何安慰,于是,便轻轻地背诵起了王维的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并细细地给母亲讲述古人离别时的那份豪迈与放达,努力让她老人家安心。
农家的孩子都明白,读书是正道的道理。似乎从懂事上学开始,母亲就常在我耳边念叨,天道酬勤春来早。久而久之,我便养成了每日读书的习惯,即使现在参加了工作,每晚睡觉前还总要翻阅一下床头的书卷方能安睡。因为我坚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春来勤读需趁早。
(澄合中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