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带薪年休假”归类为“法定节假日”、分省分时带薪休假可避免“黄金粥”、落实“带薪休假”需要“硬措施”……今年的两会,撞上元宵节,又遇上三八妇女节,节假日、带薪休假问题再次引发关注和热议。
把脉:带薪休假长跑20年
“现代社会的节奏很快,各行各业竞争很激烈。不少企事业单位员工加班加点几乎是常态。”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总裁兼CEO杨元庆提出关于《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事业单位员工带薪休假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邓小虹也认为,“每年有这么几天的带薪休假,一是可以放松精神、劳逸结合,而且也可以促进消费,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事实上,带薪休假制度自1995年起就已经颁布,至今已有20年。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表示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为保障职工休假权利,2008年,《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出台,细化了职工休假方法以及单位违规处分;为进一步落实条例,2013年国务院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并设定发展目标,希望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能够得到基本落实。
“这个制度讲了好些年了,从1995年颁布的劳动法到2008年实施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都有明确规定,但是落实得不尽如人意。”全国人大代表、宁波维科家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产品部杨晓霞说。
诊断:为何成“空头支票”?
“带薪休假制度国务院再三重申,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讲到了,而且陕西省也采取了措施,要检查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提出要对这项内容进行考核,但来之前我进行的调查结果并不理想。”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旅游局副局长徐明正的调查显示,大约1/3的人休不了假,1/3休不够应有的天数,仅有1/3的人休了假而且休够了。
自《劳动法》颁布以来,带薪休假制度长跑20年,为何成为“空头支票”?带薪休假阻力重重,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