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苹果公司智能手表,行政总裁库克终于日前在旧金山正式发布,手表将于4月10日开始预售,并于24日正式发售,9个首轮发售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和中国内地。但中国深圳,已经出现山寨版的苹果手表,有专家怀疑手表乃用“安卓”Android平台操作,而非苹果的iOS平台(据3月12日《参考消息》)。
那边世界名牌新品刚刚问世,这边在中国某一个城市很快就会诞生出几乎一模一样的“山寨版”,两者时间相差距离正在被神奇地越缩越短,这次,美国苹果公司总裁在旧金山刚刚发布苹果手表的推出信息,并将中国首次作为苹果新品第一轮发售地区,时间仅仅过去30分钟,外形几近以假乱真的“山寨苹果手表”便在深圳被曝出,速度之快,足以让人瞠目结舌。据报道说,“山寨”苹果手表与正品的外形几乎一模一样,包括表带的字母标识和品牌的英语发音都与正品极为相似,除了软件不同,各种功能与正品相差很大之外,完全可以在普通消费者眼里“瞒天过海”。
正品苹果手表价格最低2000多元最高甚至超过10万元人民币,而据报道称“山寨版”苹果手表基本都在数百元,如此“诱人”的价格,自然会让一些收入低又热衷苹果品牌消费者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难怪“山寨”苹果手表信息在网上一发布,立即就有不少人准备预定,其火热程度不亚于正品的呼之欲出。
显然,“山寨”品即算不上假冒,也不完全是伪劣,充其量只能算是“高仿”或是“傍名牌”,某些山寨品的内在质量甚至可以超过正品,但因为“出生”非正宗血统,实际销售的价格往往比正品低廉许多,某些山寨品的价格甚至不及正品的“零头”,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是“山寨”,但实际制造成本包括工艺流程并不比正品低或短少,之所以售假悬殊巨大,主要在品牌的附加值和研发的知识成本增加。缺乏创新意识,习惯于“中国制造”的众多本土企业依然还在信奉“薄利多销”的陈旧营销模式,实际上这也是我国工业GDP单位消耗,远比先进国家企业大大增加的根本原因。
我们某些本土企业,有技术、有能力,能在世界知名品牌新品诞生的第一时间予以“山寨”,世界很多著名品牌产品包括苹果系列手机,甚至完全就是“中国制造”,但扮演的却是“保姆”甚至“奶妈”角色,必须随这些世界著名品牌的“姓”,才能够进入高端市场,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非常尴尬和悲哀。能够“山寨”苹果手表,能够“贴牌”生产世界著名品牌,至少说明我们本土企业,无论是制造设备还是制造技术,都完全可以与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相媲美,而目从山寨苹果手表的“深圳速度”来看,本土企业的市场意识和技术人员的“仿照”实力也非同一般,实际上“仿造”与“创造”虽只有一步之遥,但透露出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观念,仿造是急功近利,创造是推动进步和着眼未来,某些世界著名品牌正是从不断的创造中积累形成,即便实用价值普通售价近乎奢侈,市场和消费者也愿意甚至乐意接受。
从半小时“山寨”苹果手表,最能看出“中国创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能看出影响“中国创造”最大的障碍,既非能力也非技术,更不是我们缺少平台,而是急功近利驱动下的浮躁心理作祟,这些年,尽管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转变观念,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各地各级政府也对创新企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甚至资金帮扶,但收效却与人们所期望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还是急功近利思维没有彻底清除,企业出于眼前利益忽视创新,某些地方主政领导出于任内政绩思维懒于支持创新,这种共同的急功近利思维,造就了众多本土企业只顾眼前,不顾将来,怎么赚钱怎么干,甚至连牺牲环境也在所不惜,这种急功急利观念是到了必须彻底扭转的时候了。
古人有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急功近利的“山寨”或可获得眼前实惠,但由此所带来的危害和对进取精神的消磨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打出融汇自己智慧和知识产权的创新品牌产品,才能够“坐拥市场”,尤其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既不缺少硬件实力,更不缺少软件智慧,在许多领域我们更有领先的科技创新,摘下“山寨”帽子,将“山寨”的速度和智慧投入到创新中去,“中国创造”才能无处不在。
□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