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李时伦:一个人的战斗与更多人的陪伴

2023年09月06日

“还是像过去一样,一个人战斗在这里,继续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内容。”长期坚守在延安市吴起县白豹镇深山的长庆油田公司第七采油厂百宝采油作业区采油工李时伦,谈及去年获得陕西省首届“雷锋式职工”后一年来的工作和感受,与记者交流时显得很平静。

8年前,23岁的李时伦从大学毕业,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环境的工作机会,选择到条件艰苦的油田生产一线,至今连续坚持了8年,每年中有300天他都是一个人独自坚守在荒山沟壑,为国家保护资源,用生命守护着井场。他负责的工作连续8年取得综合治理“零漏洞”、安全生产“零事故”的佳绩。同时,他坚持奉献社会,10年义务捐献血液累计12000cc;连续5年参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大地之爱·母亲水窖”慈善项目,累计捐款两万元,帮助西北干旱缺水地区修建水窖16口;坚持8年定期向“壹基金”短信捐款至今。

在去年被评为陕西省首届“雷锋式职工”后,紧接着李时伦又被授予了第13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在去年参加雷锋式职工、五四青年奖章颁奖典礼和团省委组织的宣讲团这些活动期间,我结识了许多更优秀的朋友和团队,每天都受到他们散发的正能量熏陶,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做的每一件事,都让我感动不已。”参加完授奖活动,李时伦回到了单位,继续坚守在荒凉的大山里,重复着过去7年来一直重复的工作。他说:“除了坚持像过去一样努力做好工作,有变化的是,每天对自己的工作比过去多了一份崇高的自豪感。”

“对于我选择奉献社会的方式,还是继续坚持定期向捐献对象汇款,定期义务献血。只不过,现在做这些事,有了更多人的陪伴。”因为李时伦事迹的影响和带动,单位更多的同事投入到公益事业,所在单位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共青团陕西省委在他所在的井区建立了“陕西省青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基地”。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同事自发踊跃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李时伦说:“我确实很开心,也对自己正做的事更有信心。”

去年以来最让他高兴的事,就是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另一半”,进行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并且她很理解和支持他现在所做的一切,愿意和他一起去献血,捐出自己的旧衣物去温暖贫困地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本报记者 杨志勇

上篇:没有了
下篇:一个耄耋老人的助人情节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3/24/11024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