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市高新区综合保税区以西、洨河以北的原西堰头村,伫立着一座占地约2.21公顷的330KV输变电站。而该变电站正是为“陕西省一号”——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服务的一个配套电力保障基础项目。该变电站设计标准高、规模大,是全国规模最大和标准最高的330KV变电站。该变电站自2014年12月正式交工并投运,凝聚着广大电力建设职工的心血和汗水,一经投运,便跻身陕西省电力公司实现无人值守4个变电站当中的第一名。
近些年来,像这样的优质标本工程,在陕西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的施工历史上,还有很多。如果提起这些令人津津乐道的工程,那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该院总承包公司主管生产的副经理、工程部主任王小凡。2014年,王小凡所在的总包公司实现产值近10亿元,占省电力设计院产值的80%。
就拿三星城330KV输变电工程来说,该项目是西安市三星芯片生产项目的配套供电项目,为省政府及省电力公司重点监控项目。项目伊始,王小凡便陪同院领导赴项目现场考察,对项目建设进行了周密的部署,组建了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在建设过程中,对制约工程进度的各项问题进行积极协调,特别是配套的线路工程,由于涉及市政、地方等制约因素多、征迁情况极为复杂。尤其是施工初期,牵涉到征地等,一些农民闻讯后连夜种上树木,漫天要价。有的农民抱住电杆,阻挠施工。有的则在工地要求承揽工程,否则不让材料进项目工地。面对种种不理性的行为,常常搞得人哭笑不得。可这些外围的工作,王小凡都得一一去处理,一个个去化解。外围问题解决了,他还不能省心,长期吃住在工地,组织现场项目部认真分析,积极协调各方,材料供应谁先进场,谁后进场等。有些环节交叉施工,都得提前考虑,总体统筹,从而确保了工程按计划推进。提起王小凡,和他同在工程部的副主任许乃庆说,为了推进三星城项目早日顺利完工,小凡休息时都保持工作状态。他记得有个周末,和小凡踢球结束后,王小凡即赶往三星项目工地。“即使春节那会儿,这个项目已经交工,还有些收尾工作,他还是不停往项目部跑。他就是个工作狂……”。
回忆起自己工作的历程,刚从陕北一项目工地检查工作回西安的王小凡一脸沧桑,但看上去依然神采奕奕,面容中透露着和善和刚毅。从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王小凡在陕西省电力设计院遇到困难从不退缩,和职工在一起探讨,开会至深夜是常有的事。近年来,由他担任项目经理的“郭大线”获得铜钥匙奖,实现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设计全部采用新技术。而由他担任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的汉钢330KV输变电项目则获得“银钥匙奖”。
一位总包公司副经理、市场开发部主任王文博称王小凡是个“合得来”的工作伙伴,尽管有时为了工作也有争执,但私下关系都很好,他甚至亲切称王小凡为“凡”。并称王小凡看起来文气得很,工作起来雷厉风行。他告诉记者,曾和王小凡共同负责过总承包蒲城330KV变电站项目,自己作为总工配合王小凡。由于工期长,小凡一年里很少回家,和职工吃住在工地。每天到现场查看,每周开例会。长期下来,工作压力大,血压升高,心率也异常。有好几次王文博劝阻小凡,让他修养一段时间再回来,他都坚持在项目工地,后来实在坚持不下去,勉强休息了几天,回来又是拼命地干工作。
如今,王小凡又在忙碌由省电力设计院总包公司总承包的全国电压等级最高的750KV店塔电厂送电线路工程,这个150千米长度的工程,又将为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树立一座新的丰碑。 本报记者 兰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