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抱团取暖”降本增效
三月的陕北料峭春寒,集团所属各企业树立了“一家人、一盘棋”的理念,守望相助、共渡难关。集团公司也为此出台了多项有力措施,油田公司、材料公司等所属单位积极响应,不断理顺内部产品购销流程,努力增收节支,一场“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春潮正在延长石油涌动。
作为集团公司主要的油套管产品配套企业之一,材料公司年初就与油田公司签订了18.8万吨的油套管购销协议;与勘探公司签订气井管购销框架协议,安排生产N80S气井管1.36万吨并有序发运,井口装置产品供应也达成了初步协议。
“对集团公司和这些兄弟单位,我们心里只有感激、感谢!”材料公司董事长雷鸣章感慨地说,及时签订了全年购销协议后,公司上下人心稳定、干劲很足。除了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他们还主动派技术人员跟踪服务,指导生产现场规范使用产品,并及时答疑解惑、反馈信息,受到用户普遍欢迎。
不仅如此,在采购生产配套物资时,该公司也始终坚持优先采购集团内部所属企业的产品,去年以来,先后采购延长壳牌、延长精细化工公司的螺纹脂、清洗剂、汽油柴油等产品60余万元。油套管产品的运输、延安成品料场的吊运一直由集团所属企业承担。
在当前极其困难的形势下,充分发挥各单位比较优势,建立内部产品配套体系,既有着现实的迫切性,又有很大的潜力可挖。2014年,集团公司已经出台下发了《内部市场运行管理机制指导意见》,并成立了管理领导小组,为内部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同时,还建立了集团公司内部市场供求信息发布平台,先后发布了西橡、工贸、光伏、化建等单位的内供产品名录及针对内部客户的优惠政策。此外,集团还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解决了省石化院陶粒砂、西橡轮胎及橡胶制品、矿业公司煤炭等多种产品的内部销售问题。
截至目前,集团内部市场中1#渣油、甲醇、醋酸、MTBE产品配套率已实现100%,工贸、材料公司供应油田公司专用管基本实现了全部配套。但与此同时,部分自主交易产品配套率还不够理想,有些产品甚至尚未在内部市场实现配套。
对此,集团公司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在上月举行的集团公司内部市场产品购销会上,油田、炼化、勘探等板块公司与工贸、材料、西橡等单位签订了产品购销协议。而在春节前出台的“增收节支十六条”中,集团公司更是特别把内部用煤、物资集中采购和内部产品互供作为核心内容来抓,明确要求在同等条件下,有相关需求的单位必须优先使用集团内部企业产品。
“去年我们过紧日子,过细日子,从细微处抠钱,取得了较好成效,五项费用比预算节约292万元。”矿业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种欣睿说,“今年,我们更要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增收十六条意见’,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加大奖惩力度,严控非生产性开支,建设以效益为导向的薪酬考核体系,全员参与开源增效。”
延安石油化工厂以“深挖内部潜力,强化基础管理”为抓手,全面开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力求将挖潜增效、节支降耗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在6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上优化控制系统,将原来的常规控制过渡到多变量模型预估控制,使其工艺生产控制比原来更加合理优化。从产品质量来看,丙烯产品质量均值由原设计的99.6%提高到99.8%,丙烷产品纯度由原设计的96%提高到97%,按照丙烷和丙烯差价每吨2000元计算,一年可提高经济效益大约在130万元左右。另外,根据每月生产装置能耗分析统计来看,优化控制系统投运以后,装置的综合能耗下降了4.2%左右,也就是每吨下降了2.21千克标油,以气分装置每年60万吨加工任务来算,优化控制系统投运以后,节能方面的经济效益大约在260万元左右。
在减员增效方面,集团公司将按照《关于加强用工管理实施减员增效指导意见》所提出的目标任务为基准,严考核、硬兑现,切实降低用工总量和用工成本。
在降低非生产性费用支出方面,集团公司制定了多项“硬约束”。各单位办公场所一律暂停建设或缓建,坚决杜绝无计划开工建设;不得购置非生产性公务车辆,新增生产性租用车辆必须严格控制并按程序报批。同时,各单位会议、招待、办公、差旅和车辆五项费用总额,必须在年度预算基础上下降5%,对下降幅度超过5%的,按照节约额20%予以奖励。
毫无疑问,创新驱动、内涵发展、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更好地汇聚资源、延长价值等各种因素,都构成了延长石油集团快速发展主要因素。延长石油何以会稳增长?笔者从中找到了答案。 (胡利强 李华栋 任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