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和新生代农民工相对的高龄农民工,则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在农民工已经成为弱势群体的今天,后者的生存状况其实更值得关注。高龄农民工所衍生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如高龄农民工从事重体力劳动安全风险更高,而相关保障基本空白;养老很难得到保障等等。(3月21日南方都市报)
中国有多少高龄农民工?这是不少人想知道的。最近,国家统计局官微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2013年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5.2%,所占比重比2012年提高0.1个百分点。目前,2014年监测调查已经完成,调查报告正在撰写。而2012年的官方数字显示,我国50岁以上农民工占15.1%,达3969万人。也就是说,当前我国50岁以上农民工总量在4000万左右。
过知天命之人,有多少人不想在家含饴弄孙呢?但对这4000万左右的50岁以上农民工而言,他们为了自己谋生,也为了家庭摆脱贫困,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和年轻人一样去打拼生活。媒体在报道高龄农民工打工时特意描写了一个细节:为了应对劳动监察部门的检查,有的高龄农民工持假身份证得以留在工地,有的走进理发室将白发染黑。这样的新闻,让人读后心酸不已。而对高龄农民工而言,更严峻的问题是,他们从事重体力劳动安全风险更高,而相关保障基本空白;养老很难得到保障等等。
在当前的中国,高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既关系到相关部门对农民工长远利益的关切,也体现着相关部门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配置,更反映了相关部门执政为民的诚意以及关爱弱势群体的程度。
高龄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有效保证和落实,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思想观念及认识上的原因,也有体制和法律上的原因,关键是缺少切实有效可行的制度保障和支持。我们期待相关底线保障政策能早日落地,让高龄农民工能体面劳动、幸福生活。 (钱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