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在交流工作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在推进对标管理工作中,班组的活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对标指标的实现。榆林炼油厂在班组建设工作中,将标杆管理、降本增效的管理理念,运用到班组建设的实践中,把班组对标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施“对标管理”活动为抓手,通过对标找差距,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班组的团队合力,推动企业安全稳定发展。
巧用“他山之石”
“请进来、走出去”,“取长补短”是榆炼班组建设工作的有效方法。与公司兄弟单位的班组建设管理方法进行交流、对比,引进先进管理办法来提高班组建设。2014年,发生了榆炼干部职工培训工作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喜事:榆炼首次分批对全体班组长进行了轮训,不仅仅是释放了一个“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拿班长不当干部”的强烈信号,更是为强化班组建设工作打了个漂亮的前站。
榆炼先后开展与同行业先进单位综合对标交流,把兄弟单位、其它公司互相作为标杆单位,向同行业标杆班组学习好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方法,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将班组安全建设竞赛机制、奖励机制、激励机制应用于安全生产全过程。2014年,该厂先后派出了四批班组长人员到对标单位学习,通过“对标”互查,既了解到自身班组建设管理工作中的“短板”,又学到了班组建设的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大力倡导学先进、找差距、抓管理、创一流精神,积极营造班组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以指标过程管理和工作过程控制为中心,建立规范、系统、有序的工作管理机制和过程控制机制,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确保了每项管理工作和同业对标指标都有据可依。
取材“因地制宜”
该厂另一方面开展“内对标”,榆炼通过落实建立健全班组建设各项制度措施,创建“管理有依据、工作有标准”的班组氛围,形成“岗位有责任、管理有制度、考核有依据、优劣有奖惩”的班组管理模式,使各项管理逐步规范,按照先进班组的标准和要求,对走在前面的班组继续细化管理,对没有跟进的班组进行督促,要求排名靠后的要向先进看齐,找准短板,制定改进措施,迎头赶上,实现车间内齐抓共管,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通过全员、全方位对标找差,不断消除管理短板,促进班组建设,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3月31日,在榆炼联合一车间横向劳动竞赛公示栏前,当班人员们正聚在公示栏前,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看着新公布的“班组对标数据排行榜”,大伙儿流露出了羡慕和敬仰的目光。
据了解,该厂狠抓班组对标管理,从班组职责、基础管理、安全管理、生产技术管理、文明生产等方面进行分类,对每一项工作任务都制定了明确的对标目标,在整个对标活动过程中都有标可照,每月从生产工艺流程、机电设施管理、材料消耗考核、隐患排查等各项生产指标上进行对标。班组职工从工作业绩、学习培训、考勤等方面进行对标,努力实现对标考核成绩排名。通过全员、全方位对标找差,不断消除管理短板,促进了班组建设,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在采访中,据该厂班组建设活动建设小组副主任丁毅介绍,榆炼在2015年的工作中,重点加强班组建设工作,日益加大培养力度,大胆鼓励班组工作创新、方法创新,打造出能够代表榆炼形象的标杆班组,以点带面,推动榆炼各项工作再攀高峰。 (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