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建宏
怡人景色 回眸昔日风光
春天的陕北大地,满山遍野的桃、杏、山丹丹、杜鹃与牡丹等花争奇斗艳,蜜蜂在花丛穿行、鸟儿在枝头歌唱,微风拂面,芬芳扑鼻,使人置身仙境……
延长油田的沟壑峁墚涧,一台台红彤彤的抽油机,恰似憨厚质朴又潇洒活泼的陕北汉子,在怡人的景色中不停挥臂舞动、点头歌唱,喜迎八方来客……
站在被绿意装扮的黄土高坡,眺望着眼前的怡人景色,昔日一幕幕的高原风光浮现在记者眼前:
过去,陕北大地植被稀疏、黄土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唯有子午老林方能印证高原曾有森林密布、绿树成荫好风光,更是人与动物的美好家园。
脑海中,一位头裹手巾,身穿白皮袄的牧羊人,手持牧羊铲,站在山梁上放眼满山遍野的羊群,尽情吼唱着“羊肚子手巾头顶上上裹,身穿个羊皮袄心窝窝暖,手持牧羊铲山坡坡上站,远望(我那)羊群心里多喜欢,期盼羊羔羔快快长大,来年能卖上个好价钱……”
这就是落实退耕还林(草)政策前,陕北黄土高坡牧羊人的真实写照。他那铿锵有力、随口而唱的信天游,依然在山涧回荡……
牧羊方式 具有朴素哲理
人们都知道,陕北羊肉好吃,殊不知出品这种耐寒、抗病毒、出栏率高的羊子和色香味俱全的上品羊肉,需要淳朴、厚重、有章可循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的“放羊理论”作支撑。
西区采油厂闫海滨厂长说,牧羊人视羊子为己出呵护,视羊子为亲人敬畏。他们从不用担心羊子会走失,因为关爱下的领头羊能够担当起呵护羊子与组织羊群有序吃草、往返的重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方式,勾勒出陕北人曾经最简单、自然、淳朴的经营管理模式。他们深知,掌握羊子数量、质量、品种及大小、多少是基础,科学轮牧,规范管理,实行异地配种,增强免疫力是提高羊子产出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在牧羊过程中,他们决不允许羊子跑进子午老林,因为羊子一旦进入林子,就会失去监督,无法掌控,就会出现破坏树木,成为肉食动物的猎物。
憨厚质朴的牧羊人,一代代传承着这一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与方法论,践行着看似简单而富有哲理的传统文化,它使羊群不断发展壮大,使牧羊人在黄土地繁衍生息。
闫海滨强调,系统梳理与总结这一朴素的哲学思想与牧羊管理模式,对企业降本增效内涵式发展很有裨益。
“牧羊理论” 助推内涵发展
经济发展新常态,延长油田以“关爱员工、呵护油井、发展延长、奉献社会”为指导,以有序推进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为目标,将“牧羊理论”贯穿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助推企业熟知企情,严把设备数量、质量、种类与员工素质、工种、人力资源配置等,注重成本投入与质量效应。
延长油田宣传部副部长兼西区采油厂副书记肖宏伟说,“牧羊理论”与油井文化管理工程一脉相承,是最朴素、最具体、最科学的实践活动。西采厂围绕延长文化,紧扣“牧羊理论”,制定《党建文化管理工程实施细则》及“关爱员工”6工程、“呵护油井”4项目,撰写三字歌、三字诀,全力打造特色管理明信片。
首先,完善管理体系,优化系统模块流程,夯实管理基础,明确预算标准,以全面预算管理倒逼费用管理,达到降本增效目的;以产量、成本、利润为基数倒推方法,编制年、季、月度财务预算,明确全年预算指标,分解落实到井、车、人,从成本、费用、利润、资金等方面分析对比,加强预算监管审批,确保预算刚性控制目标实现。
其次,实施技术创新,项目攻关,科学开发,加快数据库建设。在吴堡杨圪崂等区域实施下组合勘探,累计圈定下组合储量40万吨。科学制定开发方案,数据库管理办法,完善月日度采集系统,补录历史采集数据,完成历年储量数据录入。同时积极探索绩效考核办法,形成“因事设岗、按岗定人、以岗计薪、薪随岗变”科学量化考核分配体系,坚持“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多劳多得”原则,完善“关爱员工、呵护油井”考核评价体系,有效调动了广大员工工作热情。
再次,坚持少而精原则,科学选定标杆值,制定《对标管理工作方案》,建立“五级”对标体系,从油井计量、成本费用入手,推行厂、队站、区队、班组、岗位“五级”对标,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态势。
闫海滨说,陕北有句谚语——石老汉打石老婆,实打实地来。我们干工作,决不玩虚的。技术上的犯罪是最大的犯罪,提升职工综合素质与思想境界是重心工作之一。在探寻硬稳产道路关键节点,一定要创新完善各项机制和监控设备系统,确保各生产工艺流程质量监督全覆盖,为企业降本、稳产、提质、增效和内涵式发展绘制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