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琼
暖融融的太阳、蓝荧荧的天空、绿油油的麦苗、鲜艳艳的花朵、清脆脆的鸟鸣……一幅活色生香的金坡田园画!雨过放晴,碧空如洗,天色无尘,满目新绿,似乎每寸土地都在发酵,酥酥的、软软的,散发着清香甘甜的气息,让人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
金坡村,旬阳县小河镇的一个行政村,因2013年农历腊月二十七,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一行的前往,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使这个村子声名远播。尤其是本县人民群众,一直沉浸在幸福和自豪之中,时隔一年,去金坡寻访总理足迹的人依然络绎不绝,我们也相约踏上了这片春意正浓的土地。
从“铭记总理关怀,建设秦巴名村”的醒目牌子处,走进“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景致里。通往窑庄院子的大路干干净净,看不见杂草枯叶,小花小草们探头探脑,任性得可爱。院子周边有不少粗壮吊高的大树,耸入云天的枝丫间,缀着好几个鸟窝,仰望的视线里,多了想象。三幢木门、木窗、土墙、石板结构的房屋,一横两竖式亲密相接,围成一个紧致的、共用一个院坝的小院,院坝上有太阳跳跃的痕迹。刘楚梅女士笑吟吟地从屋里出来,热情招呼客人进屋坐。她个子娇小,飒爽利落,怎么看也不像60岁的人。她把大家领进里屋,虽陈设简陋,却十分整洁:依墙摆开的老式木桌、木柜、长条竹凳、床、三把小木椅,刘楚梅指着中间那把椅子说:那天总理就坐在这里!她眼里升起一层雾气,笑容灿烂,仿佛又回到去年的那天:我正在厨房蒸馍,听到外面有人喊,我一边应答一边朝出走,看见从场院那头走来一位戴眼镜、领导模样的人,仔细一看,啊,那不就是经常在电视里见到的李总理吗?我喊了声:总理来了——拉着总理的手,后面的“您是大稀客”都没来得及说出来,就激动得热泪直涌!
她深情款款地回忆着,李总理对乡亲们、对他们老俩口嘘寒问暖的话,和对孙女杨康的关怀鼓励,以及与儿子杨秀峰的手机通话等细节。其实这些,我们从媒体上早己了解,只是此刻,听她这样缓缓地、带着情感生动地讲述,竟然激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波澜,使我们倍感温暖和兴奋。
她重复地说:总理还到厨房看了,当时灶锅正架笼蒸馍,大吊罐里咕咕咚咚炖着肉,墙上挂满了鸡、鸭、鱼、各种蔬菜,总理直说准备得好嘛!
这一年来,刘楚梅的孙女杨康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人也懂事了许多。有好几次,杨康激动地告诉奶奶,说梦到总理爷爷了!他还是那样亲切随和,没有一点儿架子!刘楚梅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初中毕业生,思路清晰,口齿伶俐,她说:恁大领导能走进咱普通农民家里,访贫问苦,关怀备至,真不知老祖先积了啥德,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好福气?我这心里成天都兴冲冲的呢!现在国家政策多好啊,还有啥不满足的?我们要尽自己最大能力,自食其力,种好地,管好孙子,过好日子,不给社会增加负担!
和善、儒雅又不乏机智的村支书李传学一直面带微笑。他照样清楚记得跟总理在一起的每个细节。那张大家熟悉的总理与乡亲们的合影照,是在他的提议下才有的。当时,他知道乡亲们很想跟总理合影留念,但听旁边陪同人员说总理时间这么紧,这个愿望可能实现不了。他就留了个心眼,悄悄候在一旁,趁人不注意,一下子钻到总理面前,提出拍张合影的想法,没想到总理爽快地答应了!乡亲们可高兴坏了,呼啦一下围在总理身边,才留下这美好永恒的瞬间。更令他难忘的是,总理离开时,车子都开出一米多了,又停下来叮嘱他:你要把乡亲们的事情办好,要尽快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他眼含泪花,连连点头:请总理放心!
寻访金坡,我们收获着幸福和感动。这里的父老乡亲淳朴厚道,知恩感恩,总理和蔼的笑容、亲切的话语成了他们今生最美、最生动、最温暖的记忆,并化成他们建设家园的动力,从而影响、改变着他们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必须保持房前屋后整洁干净;逢年过节,在场院里自发拉起红绸彩带;邻里之间更加友好和睦,互帮互助;男女老幼个个精神焕发,无论耕作或创业,都满怀激情和自信!金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