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活在趣味中

2023年09月06日

□刘松

“鬼才”贾平凹说:“人可以无知,但不可以无趣。”梁启超也曾提倡“趣味人生”,他说:“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有趣”这个词听起来虚无缥缈,不是伸手可以触摸的实体,也无法用金钱、物质去衡量,可是人生一旦没有趣味的支撑,精神世界就会缺钙,生活就会像一杯白开水,了无生气。有趣,正在作为一种软实力,在生活与工作中发挥着潜在的力量。

与人交往,总板着一副老气横秋的面孔,遇到一点小小的困难就抱怨不已、指桑骂槐,将自己的私事、臭事一股脑儿地向别人倾诉……这样无聊的人,谁会欢迎?读一本书,里面全是学究式、八股式的生硬叙述,味同嚼蜡,谁还有兴致读下去?听人讲话,自始至终都是中规中矩的条条框框,干涩的大话套话,谁愿意听?

当然,“有趣”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只会讲几个令人发笑的段子那么简单。真正的有趣,是经历并过滤了人生的诸多不美好,沉淀下来的一种智慧和内在的风趣,呈现给自己与别人一种由内而外的洒脱和一份化干戈为玉帛,化尴尬为愉悦的幽默。

鲁迅在《病后杂谈》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君子非吃牛肉不可,然而他慈悲,不忍见牛的觳觫,于是走开,等到烧成牛排,然后慢慢地来咀嚼。”读到此,那些既要大慈大悲又要吃牛肉的君子们自欺欺人的丑态瞬间活灵活现。看似是闲谈、笑话,实则寄予了深刻的思想内涵。看似简短的一句话,实际胜过枯涩、僵硬的千言万语。这种幽默、风趣的表述方式,既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引发阅读兴趣,又能让读者在笑声中回味,在快乐中感悟。这就是“有趣”的力量之所在。

“有趣”不是名人的专利,普通人照样可以拥有。前不久,我一位同事因工作调动要离开单位。消息一出,很多人都流露出强烈的不舍。为什么呢?因为,只要她在,办公室就会呈现一种温馨舒畅、轻松愉悦的氛围。办公桌上的小盆栽是她亲手培植的。她总是能在大家工作疲惫、沉闷时,恰如其分的放一段轻音乐或是讲一则风趣、鼓舞人心的故事,而且她讲什么都眉飞色舞,说什么都让你觉得有趣,让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她还总是能在同事们受挫、情绪低落时,送上及时、令人释然的安慰。这样懂生活、有情趣的人,谁不喜欢呢?可见,有趣的人是生活中的“开心果”,是人群中的“快乐源”。他们的存在有一种强大的“向心力”,使大家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他们,他们的“气场”催化着人生的精义,叫人奋发,让人快乐。这种人遇到困难时,自然也会吸引一群人为他们出谋划策、慷慨相助,使他们少走弯路,他们也就比那些生硬呆板的人多了更多成功的机会。

王蒙曾说:“有趣是一种成人的智慧,是一种穿透力。”既然有趣是智慧的迸发,是善良的表达,是能力的体现。那么,生活中,我们不妨做一个有趣之人,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善于发现生活的美,从平淡中寻找乐趣,赋予生活快乐的内涵,让自己身心愉悦,让靠近自己的人有一种“走进了你,就走进了温暖”的幸福感。

上篇:不由得不说
下篇:比桃花还鲜艳的春天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4/20150427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4/27/11125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