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面对市场“寒冬”,澄合矿业公司牢固树立“越困难越要抓安全”的理念,认真落实陕煤化集团有关安全工作安排部署,进一步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和生产“底线”思维,积极采取有力行动,不定期对井上井下设备、人员、环境进行安全排查,清剿生产“隐患”,堵塞安全“漏洞”,预防“行为”隐患,及时维护职工生命的防护“网络”,为确保矿区安全生产打牢基础保障。
根除生产隐患,“修复漏洞”。今年以来,该公司全面启动了全员大安全“织网”工程,着力打造“零缝隙”安全管理网络体系。采取正负激励的方式,充分发挥各部门组织的作用,在矿区范围内构建了协管帮教、青年安全、地面安全、党建廉政、信访稳定、治安消防、和谐社区信息网等网络体系,织密织紧了覆盖各个单位、各个关键节点的工作网络,实现了立足防范抓源头、关口前移抓基层、重心下移打基础,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工作机制、网络体系和“大安全”格局,最大程度上消除了生产隐患。进一步加大“三违”惩处力度,对“三违”人员升级处理,开展严重“三违”过关帮教和亮相活动,违章人员到区队班前会进行现身说法,对本人违章行为进行剖析检查、深刻反思。开展顶板管理、“一通三防”、区队隐患排查专项治理和机电运输安全大检查活动,确保根除各类生产隐患。同时,把易发生事故的地点设为隐患重点治理区,做到小隐患当班处理、一般隐患限时处理、紧急隐患停产处理,全力消除管理盲区。
排除设备隐患,“实时防护”。该公司各基层单位成立了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小组,将人员、设备按各生产系统区域划分成片,把提升运输系统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分别由工(班)长以上管理干部进行包保,包保责任人每周全面排查包保区域不少于3次,并严格记录,确保隐患及时整改。注重抓好机电设备的安全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定期对各类大小设备主要零部件进行性能测试和探伤试验,将设备隐患及时登记入册,根据安全隐患的级别实时对设备进行全面体检,加大设备整治力度,有效提升设备质量,全方位卡控安全管理,防范季节性故障发生,杜绝设备带病运行。同时,加强现场设备设施定置管理,及时清理现场杂物,保持岗位清洁、有序,生产作业现场整洁有序,物资工具堆放整齐,安全通道畅通,安全标志明显,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张贴上墙。进一步完善了设备管理标识,班组使用的各种设备、设施必须做到无隐患,安全防护设置齐全可靠,不断加强现场安全监护,督促职工在工作期间佩戴并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消除思想隐患,“优化加速”。该公司在全体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思想隐患大排查活动,下发宣传提纲,让干部职工主动“揭短亮丑”,管理干部人人写出摆查小结,职工人人口头摆查、排查自身存在的思想隐患。着力健全“层级”管理,构建安全管理新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安全互保联保协议书”,明确了从部门到区队、班组以及职工“四个层级”的互保联保责任,严格对互保联保人进行人身事故、侥幸事故以及“三违”等的逐级追究和考核,着力增强干部员工的互保联保意识,进一步规范全员安全行为。为全面提高安全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创新实施了互督互查安全培训考核新机制,由各单位培训中心负责各单位日常培训效果的检查考核,安监部门负责对培训部门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教学流程、培训效果等严格督导考核,确保通过层层督导考核,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各单位分阶段、分批次、分专业、分工种深入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活动,采取职工“点餐”、名师“掌勺”的“菜单式”教学模式,对安全生产中的重点和薄弱环节等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以小、快、精、活等特点吸引职工。采取跟踪帮教、重点教育等方式消除安全“不放心人”的不良情绪,定期组织职工观看安全警示宣传片,听亲情教育演讲,使其自觉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李顺丽 王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