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照金——革命老区的城镇化样本

2023年09月06日

(上接一版)

以民生为旗帜的“红色”关怀

照金留存着薛家寨、红军洞、陈家坡会议旧址等大量革命遗址,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决定了照金镇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把保护革命旧址、城乡统筹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做火红色教育、做强红色旅游。以文化旅游业、服务业为引领的产业,已成为老区振兴、群众幸福的动力与保障。

照金在建设过程中,陕西省行政学院照金干部学院、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1933广场、红色文化创意街区等公共设施及爱国主义教育设施的新建、扩建,都围绕着老区转型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而展开。

“照金是‘中国梦’基层实践的重要尝试。”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勇说,红色是照金的灵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筚路蓝缕,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通过红色旅游与城乡统筹相结合,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日子,仍是照金建设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几年前我们住的是平房,吃水都成问题,要几家人合打一口井。现在住进120平方米的单元楼,水电气暖俱全,住在村上和城里一样。”对于照金的变化,梁万营有着深刻的体会。他刚刚送走了从延安来过年的岳父和妻姐,以前这里条件不好时,一家四口每次过年都要去陕北。

随着教育、医疗、文化设施的改善,照金落实了各项生活、生产配套政策,农民享受到与城市人同等的服务和公共设施。去年,梁万营把在40公里外的耀州区上小学的女儿接回镇上。“照金中心小学的老师大都是本科生,设施也不比区上的差,孩子在身边,我工作也有劲头。”他说。

2014年,照金镇区实现人均纯收入1.5万元人民币,高出陕西省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932元将近一倍。几代老区群众的人居梦想正在成为现实。目睹家乡面貌变化的九旬老红军潘西顺说:“照金镇已经变得跟城里一样,能住进这么好的单元楼,当初连做梦也不敢想。”

“通过民生改善、百姓生活变迁、观念进步等,为红色教育提供了更生活化的感染力。”照金景区管委会主任于明辉认为,红色教育的形式应该逐步走出“看遗址、讲党史、听党课”的常规形态,与红色旅游、产业培育、群众致富等融合,才能更富时代感与生动性。

人的城镇化的“金色”前景

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划出一块地、盖上几座楼或农民“上了楼”,只有同时解决好居住者的就业与收入问题,实现“人的城镇化”,才能持续推进。照金镇在城镇化过程中,打造并延长红色旅游产业链,实现旅游、文化产业联动,不仅为城镇化提供经济支撑,还为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

照金通过“工资+土地租金+商铺租金+入股分红+创业收入”的措施,给群众增收加上“保险索”。53岁的照金居民梁万里和家人分别在保安公司、客服中心上班,加上工资性收入、土地流转收入和年底村里的分红,六口人总收入达到13万元,逐渐填平了18万元的欠债。

为了实现农民“脱地不失业”,照金红色城乡统筹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定期对村民培训,将其就地转化为景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2012年以来,照金公司从北京等地聘请营销、管理专家,培训人员达2400人次,带动照金镇就业625人。群众创业的平台,则是镇上红色街区的商铺,目前已有67户村民在此经营和创业,收入达100多万元。

目前,照金已经吸引超过60名大学生就业、创业,其中回乡工作的本地大学毕业生就有15人。对于年龄偏大、缺乏创业条件的村民,当地也将其聘为“楼长”,每月发放工资,在协调邻里关系等方面发挥作用,实现了老有所为。

“在家乡工作,让我有了更多的成长。”照金土生土长的大学毕业生朱锦说,她在两年前回到家乡上班。如今,她已从职员成长为照金村红色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的副总经理,不仅月薪翻倍,各方面能力也有所发展。“我刚毕业时只是一名过磅员,回家后不仅负责接待游客,还兼顾游乐设施的管理,沟通、协调能力都有提升。”她说。

“红色是旗帜,民生是根本,产业是支撑。”王勇说,近年来照金相继建成千亩照金牧场,占地两百余亩的金银花基地,以及具有国际水准的滑雪场,让村民迅速适应市民的身份,旅游和现代服务业成为照金发展的强劲动力。“计划三到五年内,照金将全面建成全国革命老区综合改革综合示范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为铜川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贡献。”他说。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5/5/20150506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5-05/06/11252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